哪啊,神去人生《哪啊哪啊~神去村》

2012年國中組  佳作
姓名:李妮蓁
學校:桃園市文昌國中 三年級

  一派溫煦柔光灑落,充斥整個粉塵翻飛的房室。鳥兒已在外邊啁啾,有那麼剎那,我以為身處隔世。窗前種的小花冒芽了。這麼個早晨,被一株綠意洗滌,吸吐間的氣息平和安詳。翻頁瞬間,手中讀物的文字隨想像奔馳。樹木聳立,樹香包圍,葉的剪影已將土壤鋪上墨畫,耳畔響起神去河潺湲而過之聲,清澈了喧囂。頂上已被蔓枝滿綠交織遮掩。有條幽靜道路在眼前無盡延伸,哪啊哪啊,那是通向神去村的山道。
  窸窣的腳步聲踏著落葉,勇氣步入這片林地,是他的人生道路,不知不覺和微風拂過的廣闊山林連接。文字依然淡淡,卻道盡了這條大道是如何受分歧的小路困惑著。甜而苦澀的愛戀、不安的盲目,他是如此掙扎著,卻仍舊失了方向。起起伏伏,我在他載浮載沉的心靈中看到同樣無知而迷惘的自己。沒有選擇而莽莽撞撞,因不懂抉擇而苟且在看似與自己格格不入的位置上,時而怨懟世界,時而忘了身在何處,甚至,已不記得心底真正的靈魂容顏了。我們都是如此汲汲營營尋覓一處所,能真誠於上寫下「快樂」二字,卻也逐漸失去了生活中一件重要的體悟。
  失去了什麼?一開始我並不明白。只見勇氣在每每對森林有了進一步瞭解後能融入大地的花開葉落;在緩了步調後開始和神去村民享受樸實,並接納自己的存在。神去村民在所崇敬的自然下顯得何等渺小,勇氣卻找到了他的定位。二讀這本書後,我才知其中原因。我們都是那麼迫切,早已將純淨的自己披上無數層塵土,紮根的恐懼蔓延,我們都忘了單純的美好,也忽略了四季更迭、日升西落和種種緊緊相扣著感動的感受。但勇氣在神去村得以使雪潔白失意,隨陽光滋養心田,使清流帶走無語的退怯。他終能在誠實檢視自我下,向萬物學會坦承,輕輕吐出:「哪啊。」在風中迴盪,像是說著自己的信仰,那樣深刻。闔上書的片刻,悸動在心中激起了漣漪,我找到了生命遺落的那片缺角。
  這本書仍舊如清水。沒有波濤洶湧的巨潮,只是豔陽下粼粼波光閃動著。世界沒有改變,我卻似乎擁有了「獨特」的價值。未來在哪兒,交給命運吧!但我總會找到那條通向神去的山道的。哪啊!我的神去人生才正要開始。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閱讀心得

2012年國中組  佳作
姓名:李柏諠
學校:台南市新東國中 一年級

  曾經在公共電視看過《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影片,當時未能看完全片,因此買了這本書,想要了解完整的內容,看完這本書讓我對正義有了初步的認識,作者提供了三條路:福祉、自由、美德,讓個人面對事情時能做正義的思考。
  這本書提出各種主義來探討作者提出的理論,其中邊沁的功利主義提倡幸福最大化,也就是讓更多人得到幸福,但是它令人質疑的地方為不尊重個人權益與對事情的評價都是同一單位。自由至上主義提倡自由是一種基本人權,人人對自有財物享有支配權,前提是我們必須尊重他人相同的權利,並且作者利用電車問題與阿富汗牧人兩則故事來說明要探討正義不可將道德忽略。其中電車問題在說:當你是一位火車駕駛在沒辦法煞車的情況下,必須在兩條叉路上做出選擇──是要撞死五個工人,還是要撞死一個工人?而阿富汗牧羊人則探討美軍在狙擊塔利班領袖途中擄獲幾位牧羊人,美軍抉擇是否殺了他們以免洩漏自己的行蹤,最後隊長在良心驅使下放了牧羊人,卻因此導致許多美軍陣亡。
  每次放學等紅綠燈時,心中總會有個疑問:為什麼支幹道的紅燈時間總是比主幹道紅燈時間久,難道這合乎公平正義嗎?為什麼支幹道不能和主幹道有相同的時間呢?在讀完這本書後,我才明白因為主幹道車流量大,為了讓大多數人擁有福祉,就必須犧牲少數人的自由與福祉。而當救護車出現有緊急狀況時,在救人優先的考量下,道德考量更必須置於最大福祉之上。
  最近我看到一則新聞,一名男子為了要見他父親最後一面,情急之下跳上一班高鐵直達車。上車後男子發現該列車不停靠他要下的車站,男子請求列車長停靠,列車長不答應,男子著急又憤怒並揚言告高鐵不近人情,直到列車停靠下一站,高鐵人員才協助對方轉車。或許有人認為高鐵公司太無情,為什麼不讓旅客中途下車?但是如果讓這位旅客中途下車可能會影響行車的運作及其他旅客的權益,因此只有不停靠才能符合幸福最大化,而高鐵也提到除非遇到需緊急送醫才能臨時停靠,這點可說是從道德來看,所以整體來看高鐵處理這件事是符合正義的原則。
  如作者所說:「本書的目的不在誰影響了誰,而是邀請讀者做個自我檢討,搞清楚自己抱持的是哪些信念。」因此面對正義的思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情,結果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在批評別人處理事情是否符合正義時,更要檢討、反省自己的觀點。

超越聲音的力量《父親的手》

2012年國中組  第五名
姓名:陳品安
學校:新北市漳和國中 一年級

  作者──麥倫的第一語言是無聲的手語,第二語言才是有聲的語言;因為他擁有失聰的父母,而他卻是聽覺正常的人,自然成為父母與外界溝通的橋樑。因為雙親都是聽障,所以常常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但麥倫不想讓父母知道,只好把心中的不滿、憤怒全都深深埋藏,獨自承受,就怕傷了父母的心。
  從小到大,親子間的語言只有手語,因為難於表現情緒,所以常有誇張的肢體動作惹得父子倆哈哈大笑;這時旁人也會跟著笑,作者幼年時以為旁人也是因為這些肢體動作而發笑,長大了,才知道其他人是在笑他有一個聽不見的爸爸。我覺得旁人訕笑的行為真的很過分:孩子不能選擇他的父母,不該用異樣眼光評論他,至少,他們是快樂的。雖然作者一度想過為什麼他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但他仍深愛著他的家人,家人也在他最需要的時候給予鼓勵和支持,即使他們知道自己的小孩能力不如他人,仍無止盡地付出。我覺得一個家庭中的成員能不求回報的付出,而且不管彼此間的歧異與不完美,就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不顧他人眼光,這就是我的父母!他們跟別人一樣,只是聽不見而已!我喜歡我的父母、我的家人,更勝於其他所有事物!」──這種愛,看似理所當然;然而現代社會中卻非人人皆可享有。現在許多孩子沒有家人完善的照顧而徬徨茫然;或是來不及大聲說出愛;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終生之憾。麥倫的父母雖有缺陷,但親子之間卻能互相扶持,誰又能說這個家庭該被歧視呢?
  我有個表弟,罹患一種先天性罕見疾病,此病症會使一個人隨著年紀增加,視力逐漸退化至完全失明,脖子變得很黑,感覺好像永遠都洗不乾淨,還會有異於常人的體型。一開始,我一見到他就排擠,害怕他靠近我,甚至看到他就覺得厭煩,但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姐姐,對他十分好,不會因為他跟別人不一樣就厭惡他,反倒十分愛護他,就算他再怎麼的不禮貌、粗魯,他依舊是她最寶貝的弟弟,這讓我反省了一番,他的姐姐都可以接納他了,而且還住在一起,我這個久久才見一次面的人,怎麼可以因為一個人的外表及缺陷,就排擠一個人呢?
  看完這本書,麥倫一家人的愛和他對父母親的愛讓我很感動,不只因為這是一個真實故事,而是這個家庭完全沒有悲觀的感受,勇敢活在這冷漠的世界裡面。作者小時候雖然覺得成為對外界的溝通橋樑很辛苦,還要絞盡腦汁地回答父親對聲音層出不窮的提問,更要夾在親人與外人之間,面對整個世界對聾人的誤解與侮慢。然而,儘管曾因不堪重擔而疲憊怨懟、也因目睹失聰者不被理解的憤怒而無力沮喪,卻仍堅持下去,從這點我看到麥倫對家人那無私的愛是非常可貴的,不怕挫折,反而越挫越勇,無怨無悔的對家人付出。
  在來回轉譯有聲訊息和無聲手形的過程中,麥倫找到了另一種超越聲音的語言力量,就是父母對他的摯愛。而面對這對失聰者冷漠的世界,作者的父親說:「我是活在聽人世界裡的聾人,我必須不斷向他們證明我也是個人,就像他們一樣,甚至比他們更好。」不管怎樣,「人生而平等」,聾人也是人啊!他們也該擁有一個人的尊嚴、權利與自由,不該被輕視。這讓我體會到,不該對那些跟我們不一樣的人產生異樣眼光。身障者需要的,與其說是「幫助」,倒不如說是「平等的尊重」;當你完全忽略了他的「特別」,把他當成一個普通人般自在地對待,才是真正的「平等」。

最後的演講閱讀心得《最後的演講》

2012年國中組  第四名
姓名:謝 萱
學校:花蓮縣富里國中 三年級

  這位父親渾身閃耀著發自內心的快樂,雙手抱著一雙兒女,肩上再跨坐一個,強壯的臂膀彷彿是最安全的港灣,能夠為兒女遮蔽風雨。快門按下,歡欣和甜蜜相互交織成五彩繽紛的童年,四張洋溢幸福的臉龐與時光轉瞬成為永恆。輕撫書背上的照片,我的嘴角漾起一抹微笑,為那份彷彿觸手可及的美好,深深感動與不捨。
  他是蘭迪.鮑許,一位充滿生命能量的大學教授,一位熱愛家庭的父親,同時是一位胰臟癌末期的患者。為了讓自己的身影永遠活在孩子的記憶中,他發表一場名為「全力追求兒時夢想」的演講,不僅讓現場聽眾笑中帶淚,動容不己,更在網路上吸引無數次點閱,點亮一把把綻放生命的火炬。在本書裡,我讀到的並不是面對死亡的恐懼,而是人生的無限精采美麗。
  蘭迪提到,當他感到消沉時,最令人心痛的,不是想起自己即將失去的一切,而是三名年幼的子女,將沒有機會在父親的陪伴下,走過生命中的每個重要階段。看著他為握緊幸福所做的努力,我開始用嶄新的視角體會生活中的點滴:晚餐時分,母親燒了一桌子的好菜,全家人坐在一起享用美味佳餚,談論生活中的趣事,神情洋溢著幸福;飯後一盞茶,香氣瀰漫,自瓷杯傳來陣陣暖意,我將茶水奉予雙親,溫熱甘甜熨貼著心,我們相互陪伴,創造家人生命中的小確幸。
  「感謝我的父母允許我恣意夢想,盼望我的子女將來的夢想也有機會實現。」這句話道出蘭迪.鮑許最深切的感謝與期則,因為有夢想,人生不會失去方向;因為有追逐夢想的慾望,人能夠擁有無限可能。我是幸福的,因為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有家人成為後盾,父母任由我與姐姐適性發展,我們雖然閱讀相同的書籍,體會相同的事物,卻發展成過異的性格,姐姐繼續文學之路,而我選擇衷愛的科學,父母的鼓勵與肯定成為勇敢追夢的動力。
  手指劃過情感深切的文句,我在字裡行間品味著真摯的親情。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病魔纏身是不完美的結局,孩子還如此幼小,無法提攜,只能揮手道別,也因為如此,原本美滿的生活被擊破,悲傷釋放生命中原本被囚禁的力量,E=MC2,完成這場觸動大眾心弦的演講、給家人的瓶中信,其實,蘭迪最希望傳達的是:孩子,不要忘卻關於我的記憶,我會永遠守候在你身邊。

烈日下淬鍊的靈魂──成長《Q&A》(《貧民百萬富翁》原著小說)

2012年國中組  第三名
姓名:葉尹柔
學校:台南市聖功女中 二年級

  十二道在白紙黑字間皆可尋找答案的問題,我,卻要以生命來回答。這,正是這本集驚心動魄、聰明慧黠、感人至深於一身的最終結論。
  印度,這充斥著香料、金飾與歌舞,貧病、歧視與淫色的廣闊大地,正是這段絕無冷場的旅程的最佳揮灑舞台。作者巧妙地將十二道問答節目的題目,跟書中主人翁雷曼.穆罕默德.湯瑪士的人生故事組合,發展出十二段令人動容的奇幻故事。而書中人與人之間看似已斷的緣份,卻又互相緊密結合,扣人心弦的程度絲毫不亞於故事本身。
  在我閱讀每個章節之時,就會有開花結果終有時的念頭從腦中迸發,我想那也是作者在一次次正反論述和人生過程中的勸誘所要帶給我們的觀念:你所流過的淚水和汗水,全都不會白費!書中有許多著墨的篇章,正是在於描述主角歷經艱辛,突破困境,這正是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呀!
這本書的特色不外乎是幽默隱含著深沉,寫實中帶著諷刺。贏得十億盧比的幸運背後,竟是殘酷的人生考驗,它反映了嚴肅的社會議題。但是,當寫實地描繪出那些弱勢者如何艱難的求生存,故事也非一味朝黑暗走去,作者藉著書中主角,巧妙地引導出人性的關懷和溫暖,讓讀者看到,人間處處皆是情。
  書中第一個故事即提到偶像崇拜和幻滅後的成長,在現今眾人如無頭蒼蠅般追逐某些事物的風潮下,無異是極大的當頭棒喝。接著故事彷若電影般繼續走了下去:在自我認知早已混亂不清之時,是宗教給予支持的力量;背叛和敗壞的心智,需要從聆聽他人和自己的心靈來尋找答案;無止盡的家暴中卻因人性的溫暖而發展出意外的姐弟情;戰爭的陰影中,人性最後的尊嚴也變得不再重要?
  其中最讓我縈繞心中,回味再三的章節中就提到了「悲慘的賣淫女子和純真的愛情」之間的矛盾。一位親哥哥竟強迫自己的妹妹賣淫賺錢,如此喪盡天良、天譴地責的行為令人不禁慨嘆:世風日下,竟連最後一點人性之善也蕩然無存!但這時又有了極大的轉折:主角的痴情和真心誠意,使人們早已化為灰燼的心又重燃火花。如此絲絲入扣的劇情安排,鏗鏘有力的文字敘述,怎能不為它著迷?
  時空情結的架構引人入勝,前後呼應不拖泥帶水的交待完整故事,前一章還哀慟憂傷,下一章卻立刻今人拍案叫絕,交錯又合攏的時間線引出了創新的鋪陳。這本以純文學之骨,卻包覆著大眾文學之皮來增加閱讀的樂趣。讓純文學硬澀的技巧與沉重,調合成了闔家皆可閱讀的大眾文學。如此洗鍊成熟地操作和彼此本質衝突元素的完美結合,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一場益智問答比賽,帶來了一場冤獄,緊接著而來的一切,看似無解卻又以冥冥之中早有定數般的發展,這一切終究是福還是禍,是幸運機會,還是災難深淵,我總覺得書末那句話已下了最佳的註解:「好運發自內心……」。

無解的習題《姐姐的守護者》

2012年國中組  第二名
姓名:林宜亭
學校:台北市南門國中 三年級

  「儘管我一直希望凱特能活下去,但她的死會是我這一生中最幸運的事。」
  「我知道,如果有一個人得走,安娜代替了我。」
  以上的兩句話,前句在書的封面,後句在書的最後。一句是故事的開端,本書的女主角──安娜,她的出生是為了拯救她的姐姐,凱特。也因此十三年來,安娜不停的捐給凱特所有她需要的身體資源,甚至是腎臟,安娜忍無可忍,決定控告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拿回原本應該屬於她的自由,不再當被凱特束縛的藥糧。而另一句是故事的句點,為整件事情做一個終結,作者說,這本書絕非是一個皆大歡喜的書,書裡頭沒有一個輕鬆的解答,因為生命從沒有輕鬆的答案。
  此書中的另一個要角,是安娜和凱特的母親──莎拉,她是個複雜的角色。或許在表面上,她犧牲一個孩子去救另一個孩子,但是,實際上,她只是盡她所能的使這個家保持完整,兩個孩子她都愛,兩個都不能失去。這令我想到電影〔唐山大地震〕的某一片段:某一對龍鳳雙胞胎被同一根柱子壓著,救援人員告訴孩子們的母親,只能選一個救,因為抬起一邊的柱子,另一邊的孩子就會被壓死,片中的那位母親極切悲痛的哭喊著:「兩個都得救啊!」我至今依然印象深刻。書中的莎拉如此形容,她的其中一個孩子現在身困火場,救她的唯一方式是派另一個孩子上場,因為只有她認得路。我想,身為一個母親,她必須下如此大的賭注,兩個都失去或者相反,這種事由不得任何一個母親做選擇,因為這是個無解的習題,沒有對錯。
  我想這本書之所以吸引我,除了作者細膩的描寫功夫外,最重要的是作者深刻且成功的描繪出,一個家庭如何在經歷各種苦難後,仍然努力的去維持每一天的平凡。好比說,安娜和凱特雖然是捐贈者和病患,但她們之間的相處模式,就像我和我弟弟,像世界上每一對手足,我們會為了一點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爭吵不休;會把對方的東西偷藏起來,看他著急的模樣,而暗自爽快;也會一起背著大人私底下狼狽為奸;也或許會一起聊聊,未來的夢想、結婚對象或是工作;甚至我們還會一起探討,關於人的生死問題;而我所描述的這些,安娜和凱特她們也都做過,就像一對平凡的姐妹,而實際上她們也是。這種血濃似海的關係,不會因為世上任一種可怕的疾病可以拆散或改變,就算是死亡也不行,因為親情遠遠的凌駕在這之上。然而,縱使安娜深愛著她的姐姐,在她的內心深處,仍有一部份渴望著她姐姐的死亡,只有如此,她才能真正的自由,真切的做自己,而不再是為了救她姐姐而被特意製造出來的隱形人。她是個確確實實的人,有思想,有慾望,有喜悅,有哀傷,有呼吸也有心跳,如果她的出生是為了要延續另一個生命,背負一個家庭未來的幸福,那又為何要賜與她人的七情六慾;如果她只是個冰冷的機器人,就不會為這些殘酷的現實感到心痛,也不會因為自己存有的私心而愧疚。有些時候,當我和我弟弟吵架吵很凶時,我心裡也有希望他可以消失,我甚至直接就這麼講出來,比如:「你去死」、「最好死了算了」諸如此類極端的氣話。但是想要自己的親人徹底消失在這世上,是非常惡毒的想法,然而,事情並不是這樣的。兄弟姐妹彼此之間,就像是一根磁鐵的N與S極,這兩極是不能單獨存在,就算把磁鐵摔碎,N與S依舊成雙成對,縱使它們不會相吸在一起,它們只能吸引其他異名極的磁鐵。但是,對於親人,不管是愛也好恨也罷,這一世是注定要當命運磁鐵上的兩極,斷也斷不了,躲也躲不掉。
  故事的最後,不是從此的幸福快樂,因為人生不是童話故事,小女孩長大了,粉紅色的泡沫幻想也只能鎖在故事書中,等著被現實戳破。最後,隨著安娜意外的身亡,凱特接受了移植手術,並健康的活了下來,這或許可以成一本書中最後的結局,但卻不會是他們人生中的結局,這是個開端,而事情永不會有塵埃落定的一天,因為從最初到最後,那些關於醫學與人性還有愛的這些爭議性問題,仍舊沒答案,也永遠不會有答案了,全部的疑問都隨著安娜的而灰飛煙滅,似乎,人生就是沒有答案。
  最終,這個作者筆下的家庭,失去與獲得的都是一條親人的性命。安娜之於這個家的象徵,是和平希望的製造者,像一顆劃破深夜天空的璀璨流星,美麗而短暫的散發她的光與熱,然後墜落在地平線後。而凱特,卻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經過漫漫長夜,終將看見用代價換來的曙光;而這代價,凱特在書中最末的自白如此說:「我妹妹的腎臟在我身體裡運作,她的血液在我的血管裡奔騰,從此以後,不管我走到哪裡,都會帶著她。」

文字歌《偷書賊》

2012年國中組  第一名
姓名:廖珉翊
學校:新竹市育賢國中 一年級

  無聲,無息。影影綽綽間,死神的輓歌苟延殘喘著,如一片縹緲、巧克力色的雲,在書皮與指尖之間柔柔摩娑。微啟封藏了血跡斑斑歷史的窗,雋永音韻旋踵成了嘔啞嘲哳,駭然地掩上酸楚,煙色的扉頁又不經意地躍開。躑躅在歷史的隙縫,蜷曲瑟縮在斑斕的牆邊,諦聽被染上硝煙的太陽,以及拖著砲屑、在哀鳴潦倒中踅行的影子。循著影子的跫音,撩起褲管,我踱入莉賽爾文字交織的人生。
  沒有逗點,劇情無限延伸,捻起散落一地的文字,拼湊夢與現實的段落。只是沒有疆界的咳嗽聲將文字牆崩解,身邊格格窗櫺外是蒼幻的透白,透白下一個男孩眼眸是深邃的藍,但早已如車窗外淒涼的風霜。我看著冷清的喪禮消逝在書頁後,那樣的悲情何等懾人與感動。戰亂將生命的溫度冰封,無盡的希冀也只能在統治者下一筆勾銷,流淌的淚何人可見,撕裂的心更成了炮火下四散的煙塵。人情冷暖,險惡自知,撻伐靈魂,國破家亡。莉賽爾稚?的人生書頁,成了悲劇的夢魘──弟弟靈魂已為一盤散沙。我悲慟的下了火車,不忍的心緒在暮靄間紛飛、落地、沉寂。
  拾起文字,開始重新堆砌,盡力阻遏殘酷的戰火。只是,始終有一處無從接合,迷濛的光亮傾瀉著文字,我走進了時空的小洞。凜冽的風貫穿了衢路,我藏匿在書脊的影子旁,有一群稚童踢著足球,有無數個待雕琢的夢,也有盈盈的笑臉暖融了微雪、暖融了我冷酷的心。化水的生命在足球來來往往間流淌,動人的純情在雪停了之後便是堅毅的依靠。世上最美的不是一見鍾情,而是在干戈促使下緩緩發酵的友誼,醞釀的款款真情,熟成的情義互助。離開書紙影子的蒙蔽,我翻頁迎向陽光的坦然,深植心中的勾心鬥角,此刻才真正獲得蛻變的新生。遠方,莉賽爾與魯迪用真情細膩的心讀著彼此,戰火下的友誼到達了心靈的港口。我用鑰匙開啟了文字之門,門後,是甘美的陽光。
  試了又試,文字牆漏洞依舊,心已被高聳的磚瓦箝制囿限。沒有風、沒有雨、沒有陽光、亦沒有時間。在懸高的音譜線上行走,沒有一絲鏗鏘的樂音,有的是心靈的呼喚,呼喚什麼?我攀爬書建起的高牆,縱身一躍,為了尋找答案。時空似乎顛倒了,我看到了養父漢斯.修柏曼與賽莉爾,一支淡淡的弦歌在夜空下靜靜飄散,我觸摸著曲調的中心,冰冷得令人詫異,彷彿赤腳在冰塊上獨行,身後拖著沉重的孤獨,身前被一條厚重的繩索所拉。為什麼?我思索著。這時他們停止了彈奏,拿出一本書,漢斯一個文字一個文字地教莉賽爾解讀,此情此景,我懂,是「愛」。戰亂裡總藏匿著貧窮,湮沒無數曾經熠熠生輝的夢,沒有人能推翻此無常的變局。時間更迭,四季遞嬗,自此至終,無人能懂。在合十手上漸漸孳長的祝福;兩人兩地情誼來往的信箋;踩在土壤上深沉的步履,最終也只能化為灰燼,惟有親情能恆久。人們常常無視夢境的逝去,彷彿一切都只是枕痕。一聲輕柔的噫語,成了破碎在荒腔中的休止符,將一切都停止。我懷著答案緩緩爬下文字牆,準備破蛹、展翅,只為了一個個蘊含著美麗故事的篇章。
  翻箱倒篋,尋找到了逗點,將每一個嵌進停頓的空白,再填進「愛」的魔法,只見破洞漸漸修復,外牆的吆喝聲成了鶯聲燕語。我傾聽著文字的聲音,淺淡中有柔密、柔密中有厚重、厚重中有深邃、深邃中有人類最真誠的曲調。防空洞中,女孩的聲音成了主流,撫慰了槍林彈雨中跋扈的害怕,而傾聽者成了支流,依附在主流穩重的庇護下。忘卻了時間,我卸下心防,面對文字的洗禮。沒有馨香,卻能舒坦;沒有臂膀,卻能依傍;沒有電流,卻能發光。不知不覺間,每個人已集中成一股強勁的水流,那不是水的力量,而是文字的力量!拋開惶惶不安,衝垮束之高閣的牆,文字在心靈之水中漸漸溶化。掬取一瓢飲盡,氣味馥郁如春陽。我莞爾一笑,偷書賊對於文字的好與壞,也找到了最貼切的解答──寫文章,寫自己的人生。
  有停,有始。死神漫漶的輓曲停止,屬於人類文的謳歌開始。巧克力色的雲褪下森冷,美麗的午後,藍豁然綻放。莉賽爾偷竊的身影,在時代的遞嬗下,已封存在窗戶倏地迸裂的微塵中,而文字,則永遠的在每一處,在青壑、在水湄、在嫩芽、在手中、在歷史,悄悄孳長,慢慢成章,準備諷誦一曲淵遠無限的生命之歌。

與自然一起幸福《少年小樹之歌》

2012年國小組  佳作
姓名:劉凡維
學校:雲林縣古坑國小 五年級

   一本描述印第安少年小樹,因父母雙亡,與爺爺奶奶在美國東部查拉幾山區生活的故事,爺爺奶奶崇尚自然,敬愛自然,以謙卑的態度向大自然學習生存的哲學,讓小樹也學會了敬愛大地之母,成為具有自信與勇氣的少年。
  書中爺爺奶奶教育小樹的自然哲學,在去年暑假我的登山經歷中,得到最好的印證。那是個蔚藍天空中,潑灑著潔淨白雲的大好天氣,我們全家一早爬了合歡山小奇萊後,下午又滿懷信心往北峰前進。一路低矮的灌木叢夾雜在箭竹群中,蜿蜒的山路,時而陡峭,時而平坦如茵,高山上的空氣稀薄,加上早上已費了不少力氣,此時的我走起路來氣喘如牛,力不從心,真後悔平日怎不好好鍛鍊身體呢!
走走停停,掙扎想放棄之際,小樹爺爺的一句「在你認輸前,最好確定自己有沒有盡全力。」鞭策著我持續往三千多公尺的北峰邁進。心裡篤定後,此時才又有心思欣賞沿途風景。
  在風中搖曳的臺灣野百合,雖嬌弱無比,卻能絕處逢生,展現堅?的生命力;更有許多不知名的花草,在惡劣環境中,努力綻放美姿。而在大山的懷抱中,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及大自然的虛懷若谷,包容萬事萬物,就像小樹的爺爺奶奶,謙卑的依附大自然的生存準則一樣。
  下山回程途經清境,遊人如織,充滿異國風的民宿,美麗耀眼,但過度開發的坡地,猶如受傷的巨獸,讓人心疼不已。「人類也像蜜蜂一樣,總是貪取多過自己應得的那份東西。他們從別人那兒奪取,戰爭便發生了……。」想想每逢大雨後,土石流反撲大地,就是人類對自然的過份索取。
  「當你遇見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享給任何你遇見的人,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自由地散播開來。」希望寄居地球的人類,能學習小樹的爺爺奶奶以自然生態為生命準則,與大地萬物和諧共存,才能使美好的事物散播開來。

用靈魂唱出生命之歌《少年小樹之歌》

2012年國小組  佳作
姓名:劉芳佑
學校:高雄市曹公國小 五年級

   印第安人被白人殖民者驅趕離開「祖國」──奧克拉荷馬州,途經之路被稱為「淚之途」,查拉幾族人用堅毅的意志力堆砌出來的「尊嚴」,讓人為之淚下。
  小樹是一個想像力豐富,善良單純又極富責任感的男孩。五歲時,爸媽相繼離世,喪禮結束後,在命運的安排下,選擇了爺爺,然後才由爺爺奶奶接回山中居住。於是快樂的感覺又重新包圍小樹,與爺爺奶奶一起相處的日子,不僅教懂小樹有關「大自然的規則」和查拉幾族人的歷史,還教會小樹愛和「親」。
花開花落,生離死別,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道理。邦妮蜜蜂奶奶說:「精神心靈就像是我們身上的肌肉,你常常使用它,它就會愈來愈強壯;而唯一可以鍛鍊精神心靈的方法,就是運用它來體會事物的內在。但是你必須先掙脫貪婪,還有其他肉體心靈的束縛。這樣,當體察內在的心開始萌芽,而你也愈常試著去瞭解別人,你的精神心靈就會愈強大了。」讓我覺得非常受用,相信在往後的日子,我也會常咀嚼這些話,並試著茁壯自己的精神心靈境界。
  在孤兒院的日子裡,小樹記得和奶奶的約定:「無論身在何方,當你凝視著天狼星時,要想到我和爺爺也正在看著它。」於是每晚都會透過星光,把對彼此的思念互相傳遞,也許意念是心與心的交流,並不會因時空而阻隔。就算相距在遙遠的兩端,也能靠著某物互訴情衷,表達心中的意念。
我相信爺爺和奶奶對小樹樹立的身教和言教,都是無以言喻的美好與珍貴,尤其是他們不時流露出的尊重與自重和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撥響了讀者的心弦,且為之動人。

與大自然傾「心」相談《苦苓的森林秘語》

2012年國小組  佳作
姓名:盧貞宇
學校:高雄市十全國小 六年級

   正在專心讀書的我,忽然被書桌一角有個不尋常的事物吸引。仔細瞧去,才發現是一隻蟑螂!不過這次,我出乎意料的放棄了「拿起拖鞋」的念頭,低頭問了它:「你怎麼會在這裡?」
不知是錯覺,還是它真的理解我的同情心,它搖了搖它長長的觸鬚,好像不可置信我不一巴掌打死它,然後不客氣的品嘗了桌面上一塊餅乾屑。我自顧自的繼續說:「每個生物都有活下去的權力,你就是來求生存的呀!那以前都錯怪了你們。」它居然點了點頭,還石破天驚的回了一句:「唉!妳終於改過自新了,不知死在妳手下的兄弟們有多少?」「改過自新」?這未免說得太嚴重了吧!可是念頭一轉,發現我以前竟然也在不知不覺間成為「動物的殺手」呢!
  自從看了《苦苓的森林秘語》,跟著苦苓上山下海,聆聽或和動物們對話,就漸漸的從一個懵懵懂懂的都市小孩,蛻變成一個知道如何在這大自然中,捨去語言,用視覺、嗅覺、觸覺、心靈去用心感受林中的一振一跳。有人說:「只要愛得夠深,萬物都會與你傾心相談。」試著以愛為出發點,不再用人自私自利的觀點去侵害動物、扼殺動物。無論是路邊的每一株小花小草、每一隻蜜蜂蝴蝶,都像是我在美麗人間的玩伴。打開心房與它們聊聊天,探索另一個新奇的世界,使我看得比以往更廣,體會得比以往更深。不再是一個只會在自然中走馬看花、來去匆匆的過客,而是和萬物融為一體,這時的我常常發覺他人沒注意到的地方,似乎身邊的生物也變多了。
   苦苓在和病毒交談的過程中,他們的對話深深影響著我:「你們人類對地球的破壞,不正像病毒一樣,將身為宿主的動、植物一直弄到死嗎?差別在於,病毒有千千萬萬個宿主,而人類只有一個!」這句話點醒了還享受在人類以恣意開發所換來的豐饒物質中的我。土石流、地震、大洪水……不正是地球的「抗體」嗎?在此時,我才驚覺許多環保人士高呼的口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不就是在呼籲這個恐怖的事實?
  自然是所有生命的源頭,雖然有人說:「人定勝天」,但真的是如此嗎?在一步步的探索動物的世界以後,我發現仍有許許多多的事物還是個謎。懂得以尊重、包容的寬闊心胸和自然互動,才是一個真正愛地球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