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卷上的數字《成績單》

2010年國小組  佳作
姓名:蔡佩芸
學校:南大附小 六年級

我是個絕頂聰明的天才小孩諾拉,幼稚園時,當同學們都忙著練習把筆握好,學習寫A到Z的英文字母時,我已經能夠熟記上百個單字,並具有閱讀各國歷史、地理等百科書籍的能力了。學校每一次的考試如果我全力以赴的話,絕對可以拿到一百分。但那又怎樣呢?這只不過是個數字而已,為什麼要那麼在乎它呢?

   如果能有像諾拉這麼聰明的腦袋,大多數的人一定都會好好運用這樣才能,並不停的求進步,一直往上攀升,讓大家看見你的聰明,成為人人羨慕的資優生,假如是我,或許我也希望能夠這樣,誰不希望能擁有聰明絕頂的腦袋和傲人的成績單呢?但諾拉卻希望自己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她不想要特別的待遇和一直把她往前推的老師,她只想和大家一樣。成績不代表一切,也不能以成績來分辨好與壞,但每個人依然非常在意成績,甚至用作弊、做小抄等不好的手段,就是想要得到好的分數。我想大家會在意成績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同學們之間會互相比較吧!在我的生活中,每當學校要考試時,全班會變得格外的安靜,教室裡似乎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考完試後同學們便三五成群、窸窸窣窣地討論考試的內容與答案,等考卷發回,大家便左顧右盼了起來,看看自己的分數比其他同學高或低。我並不喜歡別人問我的成績,但卻又很好奇其他同學的分數,也因為好奇心而產生了比較,開始比誰的成績好,誰的成績差,甚至把同學分級,時間久了,學校就變成了競賽的地方,唯一能夠分出勝負的方式就是分數的高低,這就是過度在意成績的壞處。

   曾經有位老師說過,考試成績就像『拍立得』,把現在的學習情形拍起來並尋求改善,讓我們更了解自己,所以不需要擔心現在成績不好,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有很充裕的時間可以改善。縱使如此,學生依舊在意分數,學校為了升學率而在意,學生因面子而在意,家長們則是為子女未來前途而在意。其原因大都是因為現代社會還是普遍有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迷思,但難道只有功課好、學歷高的人才有好的出路嗎?那可不一定,前台塑總裁王永慶,雖然只有小學畢業就去米行做學徒了,但他靠著努力和堅毅不拔的精神開創了事業,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

   我很佩服諾拉的行動力,她希望改變大家對成績的刻版印象及想法,告訴大家:不要因為那些考卷上的數字把自己和家人們搞得悶悶不樂的,成績好的人並不一定是天才,成績不好的人也不代表是笨蛋。諾拉小小年紀就有那麼成熟思考和想法,雖然她『集體考零分』的計畫不是很周全,但她的動機和勇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看完這本書後,我也上了寶貴的一課,不管原先的計畫多麼周全,變化永遠比計畫來的快,但當事情發展的不如預期時,一定有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法等著我們去尋找,那便是『還沒出現的好事』,所以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千萬不要自暴自棄,而是要去尋找那件好事。我也相信,不管成績好不好,只要肯付出努力,有信心、毅力和好的態度,行行都能出狀元。

吵個好架愛媽媽《我的30分媽媽》

2010年國小組  特別獎
姓名:高爾雅
學校:新店國小 二年級
過去幾屆徵文活動的國小組投稿者,幾乎都以五、六年級佔絕大多數,能夠通過複選的低年級文章更是前所未有。而今年的決選稿件中,有一名來自國小二年級的投稿者,雖然文章中有許多注音,但仍有令人驚喜的文字表現能力,故特別收錄於本文集中,希望明年能有更多中低年級的投稿者參加徵文比賽,讓優異的才華盡早展現!

都怪天才達文西,我們看完他的特展後,ㄍㄜˊ天就跟媽媽大吵一架,我的同學雅惠寫了一張卡片給我媽媽,感謝媽媽帶她一起去看展覽,另外還送媽媽三顆巧克力,媽媽也回送她卡片跟巧克力,我心裡很不是ㄗ味,媽媽還在卡片裡稱讚雅惠的笑比蒙娜麗莎還美,媽媽太ㄆ一ㄢ心了,雅惠竟敢跟我搶媽媽!我心想,不能搶ㄕㄨ她,不能搶ㄕㄨ她!可是我ㄗㄨㄟˇ巴上卻一直罵媽媽ㄆ一ㄢ心,所以這場架吵得非常激烈,我沒有吵一ㄥˊ,整個早上我都沒心情上課,回家時也沒跟媽媽ㄐ一ㄤˇ話,但是我發現我的書桌上ㄅㄞˇ了一本《我的30分媽媽》,這本書我等很久了,我已經請爸爸買很多次了,但他ㄗㄨㄥˇ是忘記。

   那天下午我寫完功課後,馬上ㄆㄛˋ不急待的ㄈㄢ閱這本書,裡面的圖畫很有趣,我最喜歡『春天來了』這個章節,是在說媽媽肚子裡又ㄏㄨㄞˊ了一個小弟弟,小希和小玉兩姊妹每天都到ㄈㄨˋ近去採筆頭菜,但是採完後ㄕㄥˋ下的事情都不做了,小希一直在看電視,而小玉怕被叫起來做事所以就ㄓㄨㄤ睡,她們的好意卻帶給媽媽更多困ㄖㄠˇ。看到『春天來了』這篇時,我的ㄧˊ問也都ㄐ一ㄝˇ開了,當ㄔㄨ跟爸爸去ㄍㄨㄤˋ書店,我就覺得這本書很奇怪,ㄐ一ˋ然只給媽媽30分,為什麼要寫成書呢?為什麼封面上的一家人畫得那麼快樂呢?原來30分是她媽媽工作的ㄧㄝˋ ㄐ一,不是小孩幫她打的分數。雖然她媽媽比較不會做家事,菜煮得也不太好吃,但是她帶給作者歡樂的童年。

   我的《我的30分媽媽》這本書是世界上ㄉㄨˊ一無二的,因為裡面夾了一張媽媽送的卡片,寫得有些長,所以我把我認為重要的話抄下來:『今天早上吵到差點ㄔˊ到,手也不用ㄑ一ㄢ了,也沒有回頭說再見,望著妳跑進校門的背影,步ㄈㄚˊ裡不見急ㄘㄨˋ,只有ㄈㄣˋ恨。孩子,那樣子走路,太大力了,那樣子的情ㄒㄩˋ,能專心聽老師上課嗎?』『ㄍㄨㄢ於早上的那場架,妳應該要向媽媽到ㄑ一ㄢˋ。』,『媽媽也曾小二過,我的媽媽在母親節的時候也很ㄨㄟˇ大,硬要我吃滷肥肉時,又ㄅ一ㄢˋ得很討一ㄢˋ,孩子給媽媽的分數都是忽高忽低的,所以得幾分就不重要了。』,『請妳了ㄐ一ㄝˇ ㄊㄥˊ惜是會化妝的,會ㄅ一ㄢˋ身成管教、約束或吵架,下次請ㄐ一ㄣˇ ㄕㄣˋ頂ㄗㄨㄟˇ,以免錯怪了媽媽的『疼惜』喔!』

   沒想到這場架帶來了一個美好的結果,它讓我得到了我最想要的書,也讓我聽到了我心裡的聲音:『媽媽不要被搶走!媽媽我愛妳!』當然這場架根本是個烏ㄌㄨㄥˊ事件,從頭到尾都沒人來搶我媽媽,最後我也跟媽媽道ㄑ一ㄢˋ了。

十年後,我想成為亞歷士‧羅維拉《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

2010年國小組  第五名
姓名:何羽晨
學校:會稽國小 六年級

在因緣際會下,我與這本書邂逅。作者以員工寫信給老闆的方式,將我的思緒拉到書中,跟他一起探討問題。

   作者在第一封信就先丟下一顆震撼彈:『若我們必須賺錢維生的話,那就意味著生命已經奄奄一息了。』我們不能只在乎賺錢,還有幸福、感覺、創意、愛、親密感在向我們招手呢!即使沒有錢,我們也不應該為此感到灰心喪志,因為我們還有生命。沒有什麼人比那些把大半輩子用來賺錢維生的人更可悲了,錢不是唯一。第十六封信作者說明信中的『老闆』就是他自己,他告訴讀者:『自己就是自己生命中的老闆!找到自己,就是所有幸福的源頭!』在第二十封信,作者要我們忘掉『運氣』這回事。一個人會成功絕對不是靠好運,他們經過許多失敗,堅持到最後才成功。所以不管做任何事,不能只靠運氣,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第二十四封信作者建議我們能養成寫信給自己的習慣,因為自己最了解自己,在信中我們不必隱瞞什麼,可以肆無忌憚的寫出來,寫完自己也必須自我反省,才能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亞歷士‧羅維拉曾經也像一般上班族一樣,把賺錢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他厭倦這樣的生活,他想改變自己的人生。亞歷士‧羅維拉花費將近七年的時間,從閱讀過的許多書籍、故事、電影,以及聽過的歌曲中,思考領悟出一些可以解決人生困境的答案,他終於成功改變自己的人生,他將他的經驗寫成書跟大家分享,引導一些想在生命旅途中找到出路的人,發掘自己內心的力量,扭轉自己的命運。亞歷士‧羅維拉靠著毅力改變自己的人生,成功後他還將自己的經驗無私的跟大家分享。我希望我以後也能像亞歷士‧羅維拉一樣,擁有毅力、恆心和寬大的心胸。我要好好充實自己,努力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又重新認識了自己和一些道理。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只要堅持就能讓自己過得更好。要當自己的老闆!

生命的旅人《時空旅人之妻》

2010年國小組  第四名
姓名:林宛玟
學校:南大附小 六年級

我像是一個旅人,一個生命的旅人。走遍了天涯海角,但我不是隻身一人,在走過的每一個時空中,我所踏出的每一個步伐,身旁總有人指引我的方向,他們都曾伴隨我那無止盡的旅行,共同留下無數的回憶,那麼,將來你們是否還有機會走入我的生命呢?

   起初,書名令我非常好奇,難道內容真的是述說穿越時空的故事嗎?內心的種種疑問接踵而來,藉由作者細膩的描繪,亨利和克萊兒相戀的每一段插曲,因著時間的摺疊,逝去又重來,讓我有一種錯覺,就像是發生在我身邊,如此的具體又寫實。

   我們無法像亨利一樣擁有悠遊於時空的能力,能夠出現在某一段過去或未來的場景,有人問我:『是否嚮往時空旅行的能力?』我有點兒羨慕亨利,但是心中卻又有些矛盾。亨利能夠重複享受他喜愛的那一個片段,但他相對的也必須再次體會令他傷心、痛苦的事情。亨利無法逃脫時空旅行的命運,但為了所有他深愛及深愛他的人,他盡其所能的讓自己活得精采,也儘可能的彌補他離開時的缺憾。時空旅行沒辦法滿足人的欲望,它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讓人回首眺望自己的過去,進而懂得生命的價值,珍惜即將或已經失去的人事物,況且不論我們是否擁有時空旅行的能力,前面所提到的,不就是我們要學習的人生課題嗎?因此從前發生的事情,若是令人不愉快的,就讓它隨著時間的洗禮,慢慢的過去,不要總是浪費生命計較,那是多麼不值得呀!再論及美好的回憶,它是一去不復返的,因此,更提醒世人,我們的生命有限,珍惜當下的一切吧!

   其實,我認為我們或許也有時空旅行的能力,但我們旅途中的時空,是不會和亨利的情形一樣,如錄影帶跳針一般不停的重複播映,我們路經了如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等…時間和空間,每個人行經的路線都不盡相同。我覺得我很幸福,生在一個受到人人保護的時空下,在我還是個小小的時空旅人,有爸爸媽媽陪我一同旅行,而在我即將蛻變到另一個層面上,在這個辛苦求學的過程中,除了父母、師長,更有許多同學與我並肩而行。

   目前的我,正是走在『求學時空』下,一個充斥在即將要國小畢業氛圍裡的旅人,此時的我,正暗自思忖著,曾經與我共度美好時光的人,在我離開了這個地方,往後的旅程中是否能夠在交會呢?

沉默的比賽《不要講話》

2010年國小組  第三名
姓名:池 玥
學校:平和國小 六年級

『不要講話!』講臺上的老師聲嘶力竭的喊,即使這是句帶有威嚴性的警告,卻依然制止不了同學間的聒噪。這般情景常在班級中發生,但若有一天,到了需要捨棄這句話的時候──同學們做到了鴉雀無聲、隻字不提的地步,師長們會如何應對?

  雷克頓小學的五年級生──大衛‧派克──為了證明聖雄甘地所行『一週中有一天完全不講話的習慣,能釐清思緒』的做法,決定親身嘗試。隨後,他將這個不講話的『實驗』逐漸擴大,由自己率先表現,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演變成全五年級生的競賽,最後,這場前所未聞的比賽甚至影響了整個雷克頓校園。故事的結局,任誰也想不到,靠著一環扣著一環的沉默,不但化解了男、女孩之間的隔閡,更促進了師生間親密的情感。

  『秩序』一直是課室管理中重視的課題──『如何不讓吵鬧的學生牽一髮動全身,一個影響二個、二個影響四個,不讓整體的秩序不受控制,是使老師們頭痛的問題。』現透過安德魯‧克萊門斯活潑生動的筆調,將這句話從另一方面看 ──『如何讓學生從自我約束做起,牽一髮動全身,一個影響二個、二個影響四個,讓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好,並進一步達到團體約束的目的。』充分而巧妙的描寫,將想像化成現實。書中時空交錯描寫出『當孩子們不再吵鬧的時候,大人們作何感想?』的情況,是像韓莉老師希望他們持續下來,還是像波頓老師希望做出一個偉大的研究報告,亦或是像霞特校長一樣,發出失去耐性的怒吼?其實,當學生之間已經做到了彼此約束,大家齊心協力完成共同目標時,不就表示了他們的成長嗎?如此一來,師長不必費心管教學生,課程進度也能變快;相對的,由學生約束學生,絕對是利多於弊。
『思考、沉默,這真是不一樣,而且感覺良好。』在我們所說出來的話當中,有多少是如同那毫無預警的海浪,一波接著一波,直奔岸上?在真正參加了『不講話』的比賽後,故事中的角色琳西便開始覺得,自己的嘴巴好似一個滔滔不絕、不斷流著水的寬大水龍頭,在突然間被關了起來,她全部的想法也因此被封鎖住了。因此,她開始和自己對話,開始整理自己的想法,開始認真思考。作者利用這個過程,逐步證明了聖雄甘地的作法。

   『科學方法』包括觀察、提問、假設、實驗、結果分析和最終結論(學說)。而作者從故事一開始直到結局,都隱約以這個方式推進故事的層面。從大衛『觀察』甘地的習慣,到對他的習慣提出『光是靠不開口說話這麼簡單的方法,就能改變思考方式嗎?』以及『雖然此方法用在甘地身上似乎很有用,可是用在一個普通小男孩身上,會有什麼效果?』等『問題』,並設立『假設』:『不說話的習慣能幫助自己罹清思緒』。接著他親身嘗試『實驗』,並逐步將自己的實驗擴大成一場五年級學生間的比賽,好讓結果更有說服力。之後,到了要分析『結果』的時候──波頓老師認為孩子們開始用心思考,也表現出了他們相當程度的自我控制;全體五年級生在潛移默化中聯合起來,透過共治、團結合作,證明了不講話不過是個簡單又無傷大雅的活動;異性間的敵視,也像一縷輕煙,拂過眼前,隨後即消散。作者在故事最後也隱喻說明了『不說話的習慣能幫自己釐清思緒』是『成立』的,同時也為讀者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圓滿結局。雖然這是一場『不講話』的比賽,但是,我覺得這是由一個充滿好奇心的男孩所做的偉大實驗,是一種同時能達到約束和團結效果的機會,是值得每個人一試的嚴峻考驗。

   在這一連串比賽中,書中一個角色──歐佛比老師所說的一句話給我相當大的啟示,她說:『他們指示全體一致的在嘗試另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此而已。』大人管教小孩,不是在與他們爭辯輸贏,而是在教導他們做大處世的道理。因此,這群孩子們彼此約束,並團結一致的進行這一場比賽。
『不要講話』這一個小小的想法,影響了大衛和整個雷克頓小學。但是,受惠最大且最豐富的,其實是看完這本書的我──在澎湃的好奇心溢出之時,雷克頓校園裡的師生秉持自己所認同的科學精神,不斷嘗試、不斷實驗,彼此追求著想要的答案。而作者在推展故事情節之餘,可愛細膩的描寫手法令我捧腹大笑,緊張刺激的比賽過程也使人順勢融入其中;溫馨感人的結局更溫暖了我的心。

   這本書的活潑不但為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也讓我見識到在好奇心的鼓動下所堅持的科學精神,更讓我體會到團結一心的力量,是如同那帶動生氣的艷陽般偉大,無與倫比的力量。
──這是一場被好奇心喚起的比賽,沉默的比賽。

因為寂寞而長大《寂寞長大了》

2010年國小組  第二名
姓名:林則燁
學校:崇光國小 六年級

寂寞,古來聖賢都很寂寞,因為他們『揀盡高枝不肯棲』。

  寂寞,失了家國的李後主獨上西樓,『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那種活在現在,看不到未來,只能緬懷過去的寂寞,也是『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的寂寞。

  我不是白頭宮女,也沒有失去家國,更不是聖賢,為什麼我也會感到寂寞?

  剛滿月的小妹恩恩,躺在搖籃看我們聚在餐桌前吃晚餐,咿咿哦哦叫著,媽媽推推搖籃,她就滿足地睡了,不知道什麼是寂寞。兩歲的妹妹潔兒沒人陪的時候,就會想辦法整蠱,東摸摸西碰碰,不會放過一件可以發出聲響的東西,吸引別人的注意,讓自己不寂寞。

  從小備受寵愛的我,不懂得寂寞,直到現在媽媽坐月子,又要照顧兩個妹妹,不能陪我讀書、寫功課,我必須從『兒子』的角色,昇華到『兄長』的地位,我才感到寂寞。雖然我明明知道父母對我的愛沒有減少改變,但寂寞的感覺還是會在心理無限膨脹,只想躲在線上遊戲裡的虛擬世界,墮落到忘記現實中的失落。

  我才明白:人會長大,寂寞也會跟著長大。

  恩佐的心住在左邊,左邊比較執拗,所以他的文字雖然柔軟,卻也沉沉、濛濛的。每一篇小品都演繹出不同型態的寂寞,有的讓人會心一笑,有的讓人心有靈犀的悸動,有的讓人感到莫名的哀傷,有的讓感到溫暖安慰。

  我的心和恩佐一樣也住在左邊,所以我的行為總像等待被解答的燈謎,但誰有耐性抽絲剝繭,識破我的擬形偽裝?

  我很喜歡《寂寞長大了》這本書,內容詞句簡單,插畫色彩瑰麗。讓我知道我寂寞,是我心裡渴望父母像從前一樣的完全陪伴,無關我的對錯善惡。我無須要假裝,也不需要倔強,因為寂寞的濃度和倔強等量。

  恩佐說:『人不管得了第幾名,終究還是有許多難題。當你困在黑暗中,曾經你埋怨是誰把你困住了,可是現在呢?是不是你困住了自己?』

  所以,美酒美女填滿了阿斗的腦袋,讓他快樂地不思蜀,卻讓李後主別是滋味一番,剪不斷、理還亂。所以,潔兒很興奮地圍在恩恩床邊打轉,幫忙拿尿布遞奶瓶,我卻落寞地死掉好多細胞,將我的煩惱變成大家的煩惱,讓父親暴跳如雷。

  恩佐說:『侏儒症的煩惱最終變成煩惱裡的侏儒。』

  我知道,媽媽明白我的彆扭是害怕她關上房門後,我會被她拋棄在孤獨的黑暗裡;我的偏激只是期待她睡著前可以多給我一點笑容。

  寂寞,是為了掩飾內心黑洞裡的蒼白恐懼,不斷渲染開的紅,就像書的封面。

   恩佐說:『習慣了背對,就不會看到世界正在燃燒。關鍵不在位置,而是面對的方向。』

  我知道,我明白,媽媽也想給我無數個可以撥雲見日的微笑,只是她太累、太累了。

  我必須練習將心打開,而不是放手,讓自己墜落。

  如果想得笨一點,就少爭一點;愛得傻一點,就多一點幸福;過得呆一點,就少煩惱一點。

  我最佩服媽媽可以那樣從容地面對寂寞,像個苦行僧地從不抱怨。她說只要心中自然寧靜祥和,靜觀自得其樂,即使獨處在黑暗中也部會感到寂寞。 只是,要習慣面對,對寂寞不感到寂寞,要像媽媽一樣經過多少苦難磨練,才能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夢想?

   也許,以後我會忘了書中的文字,卻永遠會記得那藏身在紅色布幕後的寂寞男孩,和坐在飛船上亟待重生的寂寞女孩,還有那寂寞的哲學羊、企鵝、烏龜、風和雲…,和我曾經寂寞的十二歲。
十二歲,我因為寂寞,長大了。

青春熱血行《波西‧傑克森1-5》

2010年國小組  第一名
姓名:簡意安
學校:民生國小 五年級

十年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是滿肚子墨水、知識淵博的大學生?還是徜徉於青山綠水間的田園隱士呢?波西‧傑克森,這位從雷克‧萊爾頓的生花妙筆下破浪而出的海神之子,用他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閱讀障礙,向我們展示了人世間的不完美;憑藉著非凡的勇氣、毅力和決心,為我們承擔了這世界的苦難,正式我立志學習的榜樣。

  十年後的我,正當二十年少,生命如燦爛初昇的朝陽,明亮清澈的眼神,飽滿寬闊的額頭,紅潤帶笑的雙頰,在在流露出青春律動的可喜氣息,漸豐的羽翼在蔚藍的天空中,捲起一股為好朋友兩肋插刀、為求助者見義勇為的熱血颶風,就像波西得知羊男格羅佛被困在獨眼巨人島上時,雖然必須經過具有魔音穿腦威脅的金嗓女妖島,他仍然奮不顧身的前去搭救;當他正被坎佩怪物追殺得走投無路時,巧遇信心崩潰的百腕巨人,他依然不肯放棄他。鄧恩名言:『沒人是孤島。』我願像波西一樣,茁壯為一顆乘涼的大樹,為朋友遮蔽烈日;成為一泓荒漠的甘泉,撫慰旅者的乾渴與疲憊。

  十年後的我,充滿了抱負、夢想和激情,即使要跋涉那不堪跋涉的泥濘,忍受那無法忍受的痛苦,我仍保有『夸父追日』的執著和扯下雲朵拭亮藍天的豪興,發願負荷那負荷不了的風雨,探索那探索不及的晨星。誠如波西為了全人類的未來,挺身和泰坦巨神的首領、人稱『邪惡者』的克羅諾斯對抗;為了混血營的平安,接下不可能的尋找任務,勇闖充滿陷阱與魔鬼的陰森迷宮。凱撒大帝曾說:『我來!我見!我征服!』前方的道路或許佈滿荊棘險阻,也許充滿難堪打擊,但是若能征服自我的疑懼和不安,撥開那令人窒息的種種烏雲,一條坦蕩蕩的大道,就在腳下。

  十年後的我,正值人生的黃金時代,生活剛展簇新的一頁,大千世界在眼前閃爍著美如霓虹的色彩,我的腳步是這般神采飛揚,然而眾多的誘惑也趁虛而入,懷疑、忌妒、野心、傲慢,在心中各據一方領土。正如高歌的海妖唱出人們心底最深的渴望來媚惑水手,編織的女巫洞悉人們眼睛易被蒙蔽的本性來施展法術一般,而波西最艱難的抉擇竟是在奧林帕斯得救後,宙斯所送的一份大禮─成為一位擁有長生不老、刀槍不入之身的天神,然而波西並沒有被熱烈的掌聲沖昏頭,他選擇回歸平凡,和最摯愛的母親、朋友在一起,擁有正常的學校生活和純真的歡笑,找到了自己奔馳的道路。這使我想起了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生命中處處考驗,每一重磨難都是一次堅忍,每一層試煉都是一段重生,冷靜以對,掃除心靈的困惑、眷戀、貪慾,終能萃取一個更美好的自己。

  哥白尼說:『青春應該是:一頭醒致的獅,一團智慧的火!醒智的獅,為理性的美而吼;智慧的火,為理想的美而燃。』前些日子經過一戶住宅,陽光紅塵中,滿樹的白花和雅緻的香氣爭相搶著飛出圍牆外,教我眼睛一亮,十年後的我,不正是那花樹嗎?花朵以色滌俗,以香沸騰,而我願效法波西用理性和理想美化世界,點燃青春的火花,將希望的光照向四面八方。

沒有標準答案的不乖之路《不乖》

2011年高中組 佳作
姓名:林會筑
學校:嘉義女中 一年級

誰說標準答案一定標準?我正踏上一場思辨之旅,乘著侯文詠的思想之舟,跳脫傳統的行為框架與束縛,以不乖的心態去找尋自己人生的精采!

   「沒有輕狂少年的經驗,就不可能造就出一個深思熟慮的成人。叛逆、不乖也是生命之中開花、結果必須的生長激素。」 我的身體,叛逆細胞應該佔很重的比例,但很多出人意表的突發奇想,都只能被迫「乖乖」的待在該守本分的現實囹圄中,有時鎖頭鬆開了,「不乖」的本性竄出頭來透口氣──那便苦了身邊的親人了,眼看著拉不住的我開心地去走鋼索,危危顫顫的跨出每一步,一旁的家人們提心吊膽的頻頻抽氣;一個不小心,不僅自己跌了滿身傷,同時也換來他們對我「不乖」後所受挫敗的心疼與指責。

   在侯文詠的《不乖》一書中,以一種近乎革命的文字力量,將我帶入嶄新的思維空間,讓我得以從「乖」的枷鎖中釋放開來,不再在困守家人期望與聽從自我間拉鋸。他提到了「不乖」可創造的無限可能性,而若照著「乖」的路線走,或許我們能順暢的過關斬將,走在標準值範圍內的人生路線,但因為制式,一切依照別人給的答案和方式去做,縱然順利,但卻會落入一個僵化的窠臼,無法突破,更使現代人極度缺乏創造力。被傳統「理所當然」框住的我們,太畏懼人生裡的錯誤了,覺得在嘗試錯誤的過程要付出許多不可預期的時間與代價,可是若嘗試錯誤是學習過程中必要的一部份呢?我們是不是得預留下一些「錯誤嘗試」與「不乖」的空間給自己?

   不乖,可以說是與父母師長的期待不符合的狀態,卻能造就一個不同人生的燦爛──從一段段文字裡,我強烈的感受到了這種訊息,而作者也再次循序漸進引領著我進入他獨到的思考模式──「認真是拚不過迷戀的。」因為再怎麼認真還是有疲乏的時候,而迷戀卻是怎麼都不累,如此地甘之如飴。學習本身就是要讓自己快樂,產生了熱情之後才能化為動力,才能達到最高的成效跟持久性的不放棄,動力才會化成能力,而能力是決定競爭力的指標。侯文詠也強調:「不管迷戀或認真,都只是推動人生前進的一種動力,其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重點只是我們懂不懂得駕馭這樣的力量。」今日的現實是蓊鬱繁木,而夢想僅是樹邊的一株幼苗,或許陽光被遮蔽、雨水被搶奪,但我深信,若以熱情為光與熱、迷戀為雨水滋潤、認真為養分灌溉,幼苗總有成為巨樹之日。

   在成長的過程中,壤養自己能獨立思考,也是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的一件事,獨立思考,即不受別人影響的以自己的腦袋思考事情,聽起來並不難,但經過作者把此分為「獨立」與「思考」兩部分,然後一一舉例分析,我忽然驚覺自己的癥結──我只會回答問題,卻不知如何發問。但唯有透過自己思索,才能對自己的人生選擇有更深刻的認知,也能對自己所選擇的,不論失敗或成功都能坦然面對。笛卡兒:「我思故我在。」因為我「懷疑」、「思考」,所以我存在。除了顛覆我們思想之外,作者也重視「快樂」──對抗挫折、憤怒的能量,不要擱淺了快樂、不要荒廢熱情,更不要浪費青春,蓄積快樂內化自己,也把快樂能量帶給別人。這就是我所感覺到作者極欲表達的想法,他如此寫道:「別讓快樂輸在起跑點上。」這幫助我解開禁錮自己的牢籠,還我一雙快樂的羽翼,能在現實裡,乘著夢想飛翔。

   本書最後作者以莊子與惠子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魚之樂」帶到了連結與感同身受的矛盾,而因為人文,我們連結在一起、超越了有限的自己;因為人文,所以我們存在。看到這裡,我深覺眼前的視野無限寬廣。

   闔上書,擅用文字說故事的侯文詠,把「不乖哲學」帶入了我的生命,像自己向世界丟出問號,尋求真理,不會有標準答案,相信在進退取捨之間,我們都能夠找到對自己最好的方法,用作者的不乖哲理,創造出更多屬於自己的不乖人生與體悟,跨越對自我侷限的高牆,用感染力刺激行動力,點燃燭火,照亮自己,也照亮了每一個人。

   本書的開頭引用馬克.吐溫的話:「二十年後,你會懊悔更多的是那些現在沒做,而不是真的做不了的事。」我們雖無法改變人生的長度,卻可拓展人生的寬度。所以不要故步自封,堅守在自己「乖」的樓塔中;擴張自己的人生版圖,走著自己相信的路,才能創造出自己未來真正的視野。因為未來不可預期,所以才無限可期。不乖後,縱有挫折、傷痛,但我的心智經一次次的磨鍊,得到更多無形的體悟與堅強,而這都能使我蛻變及成長。

   在不乖之路上,我慶幸,經過侯文詠不乖哲學的陶冶,絕對是個標準答案。

流離《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2011年高中組 佳作
姓名:林孟瑄
學校:復旦高中 一年級

一九四九,台灣海峽。上了船你知道要去哪嗎?上不了船你知道還能去哪嗎?沒有人知道的歸屬,那個時代,多多少少的人,流離。

   一個碼頭,重覆了多少次生死別離;一個月台循環了多少次百感交集;一件小事,決定了多少人的最終宿命;一個人,是如此一個接著一個牽動著時代的脈博。我,不屬於這麼一個時代,但我很清楚,我,是來自這麼一個時代,一個不公不義,無情血冷卻又有溫情感人,細膩柔和的時代。

   看了太多家破人亡的悲痛,聽過了太多獨守空閨的傷痛。我才發現,真正隱忍不言的痛,最痛。想想這一輩子就這麼一次為了這一群我不認識的人,如此感傷,十五萬字書,重嗎?一個寫下滿是傷痛、淚痕、絕望、思念的書,重嗎?我不是一九四九那年來的人的後代,在更久之前,可能明鄭、可能清初,我的祖先太遙遠。一本太厚太舊的祖譜攤在手上,泛黃的頁扇,古老的筆跡,我用我微微顫抖的手一頁一頁的翻,紙頁好像太脆弱,禁不起我翻書的力道,發出「沙沙沙」的聲音。不認識的名,不熟悉的世代,想想多少人曾像我一樣看過、翻過、讚嘆過、尊敬過這本祖譜的一字一句,是祖先留下的腳印,是歷史繁行的證明,所有的顛沛流離、萬里飄零,我們,在同一塊土地上相遇,不管你是哪裡人,不管你的祖先是哪裡人,因為此時此刻我們在一起,我們都是台灣人。王鼎鈞說過:「啊!故鄉,故鄉是什麼,所有的故鄉都是從異鄉變來的,故鄉是祖先流浪的最後一站。」一九四九那年的他們,被時代縛了鎖,最後一站是個太過奢侈的話語,離了親情、友情、愛情,一個穿著軍服的男人看盡了這人世中的悲歡離合,雙眼默默闔上,手中仍拿著一封寄不出去的家書,海水太鹹,海浪太大,今夜的風,有點野、有點狂,甚至有點殘忍,這風,從哪吹來的又要去哪呢?忍不住流下一滴淚,這樣一顆淚珠,夠不夠沉重?

   一甲子能輪迴幾次,人生中有幾次錯過的機會?一九四九無法留下任何機會。「如果,有人說,他們是戰爭的失敗者,那麼,所有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的人,都是,正是他們,以『失敗』教導了我們,什麼才是值得追求的價值。」龍應台這麼說:「我,以身為『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

   「犧牲」代表著什麼?無辜?自願?被害?還是堅持?理想?希望?如果我不曾了解,我不會如此悸動,有一種骨氣、一種信仰,我,虔誠的跪下,對願意在亂世中堅持保有一股清流的先人;對願意抱持理想付諸行動的先人;對依舊懷抱希望的先人,因為有他們無私的犧牲,一九四九多添了一分溫柔的光輝,照亮世世代代的人們。我懂,這是一分「傳承」的愛,愛也是一種責任。

   一九四九是戰亂的終點,也是新台灣的起點。一路走來,多麼的苦。族群的紛爭、文化的衝突、思想的分歧,壓抑了太久的民族,暴發在一夕之間。多少台灣人的傷痛就在今日(二二八),我們走過太多的路,還要走更長的路,如果沒有一九四九,我們不會知道互相包容的重要性。路,太長太遠,篳路藍縷的台灣人民知道,一九四九,更堅定了我們吃苦耐勞、鍥而不捨的民族性。那一年帶來太多傷痛,也帶來太多啟發。

   二零一一,台灣海峽。我知道我來到這裡,我知道我來到這裡,我知道我住在這裡,如果大江終流向大海,我知道我屬於這裡。

那一年,一九四九《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2011年高中組 佳作
姓名:毛思涵
學校:景美女中 二年級

風在吹,雲在走,海水在湧動。

   歷史課本上條列式的文字,其實,對許多人來說,那是血淚斑斑的一生。作為「失敗者」下一代的我們,卻總是不耐煩聽老人家訴說往事,飛力普也說:「幹嘛要知道?」我眼中閃過的挑釁,更刺痛了正噙著淚的他們,那個看不見但是隱隱作痛的傷口。這傷,?許是那一年回頭的一瞥卻成訣別;或許是在戰俘營失落的十年;或許是見不到沉入水底的上直街九十六號,或許是,期待被了解卻不被重視的落寞。

   我們的上一代,或許看見了衣衫襤褸、疲憊不堪的國軍,步履蹣跚的從旋梯上搖擺走下,跨在肩頭的扁擔上的鍋子和水杯似乎很有精神的叮噹作響。空洞的眼神怎麼也不敢直視兩旁軍裝筆挺「戰敗」的日本兵。也或許他們是看到一旁鑼鼓喧天熱鬧的歡迎會,個個伸長了脖子的台灣人民表情,從滿臉笑容到鄙視憎惡,滿城的興高采烈變成嗤之以鼻。一起在小小的島上生活了六十年,呼吸著一樣的空氣,享受一樣的陽光,卻不曾了解彼此的傷痛,不知道對方的情感脈絡。其實──許多誤會的冰釋,心結的解開,就是了解,然後包容。

   而同時,在宣布日本投降的那一刻,這些台灣島上日本統治下的「在台灣的中國人」,究竟是淪陷還是解放?是該欣喜還是該悲痛?在古晉、山打根、拉包爾的福爾摩沙監視員,從衛兵變俘虜,被送進熟悉的俘虜營時所流下的眼淚,是正為了祖國復興而喜悅,還是正因即將失去的十年光陰而感傷?

  在這一切不幸發生之前,我們的上一代或許正在稻田裡工作,徐徐的晚風搓揉著笑聲,一家人坐在老宅前享受夜晚的悠閒。杏黃的月,在微笑。如果這些不曾發生,現在的你和我,或許一同追逐著容易被驚嚇的雞兒們,看著它們到處竄逃的模樣捧腹大笑。突然間,有人大喊抓兵,原本在田裡工作的哥哥趕緊躲在淺淺的麥田裡,但是幾個拿槍的傢伙還是把他找到了。風從我的耳邊呼嘯而過,最後一次,看見哥哥。或許當台灣人民正受傷的指著其中一個邋遢的國軍,喊著他是乞丐軍、叫化子軍,那個是不是就是三十年前被強行擄走的哥哥呢?夜晚的風擠進屋內,再從我的身邊,刮過。

  不論是一九四九來台的國軍,正準備著歡迎會的台灣青年,聽著「四郎探母」而潸然淚下的老人,還是,還是作為他們下一代的我們,每天都走在一張浮貼歷史地圖上,在不由自主的歷史命運裡成長。闔上書,走遍了一九四九那動盪的時代,但歷史這一本厚重有些泛黃不時濺著些許竭色血漬的書,卻永遠不會被闔上。正寫下歷史的我們,是不是也該對身邊從不曾在意過的陌生人,關心、檢視彼此不願說出的傷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