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飛翔的女孩

2007 國小組 第一名
姓名:陳問荷
學校:新店大豐國小

有人或許認為,醫院裡的育嬰室,是唯一,也是最快樂的地方。可是,你是用什麼眼光去看待育嬰室隔壁被獨自隔離的病房裡,那些一出生就與眾不同的孩子呢?
   她,蓮娜瑪莉亞,十五歲進入瑞典國家游泳代表隊,十八歲參加世界冠軍盃比賽,並以蝶式勇奪多面金牌;她同時也是全球知名演唱家,甚至榮獲瑞典皇后個別接見。請不要驚嘆,因為當你知道她這些傑出又耀眼的表現時,你是否能想像,她一出生就沒有雙手,左腳又只有右腳的一半長?
   自她出生的那一刻起,所有甜蜜的祝福似乎全成了邪惡的咀咒。但她的父母卻用對待正常孩子的態度來對待她。所以,她的心境一直是認為:「我和一般的孩子一樣,我沒有殘障。」樂觀的她和她的父母,將瑪莉亞一生原本崎嶇不平的人生道路改造得屬於她自己,雖沒有到無風無雨的完美地歲,但喜愛嘗試新事物的瑪莉亞,卻依然笑得開朗,她說:「人生若是圓滿沒有苦難,就一點也不像人生了。」
   小時候的瑪莉亞,跌倒時也曾像別的孩子那樣,哭鬧著向母親求助。但她的母親只是說:「努力點,爬到牆壁邊你就可以靠自己站起來了!」從那一刻起瑪莉亞學會了獨立。
   看完這本書,我才了解,原來瑪莉亞一直都很堅強。她從未因為別人嘲笑她就自暴自棄,或者怨天尤人。她也曾孤獨的哭泣過,但她總能找到希望的方向,並且換個想法。她樂觀、謙虛、喜歡學習又不自卑,做到了一般正常人都無法達成的事。她一直努力的活著。她成功了。
   她讓我了解到生命的意義,而且以下這句話是我值得深思的:「我寧可為自己能做的事感到歡欣雀躍,而不為做不到的事黯然神傷。」多麼特別的一句話!
   蓮娜.瑪莉亞的人生歷程充滿奇蹟,我想說,她雖然肢體上有殘障,但她的心靈,從未殘障-而且,遠比一般人更健康、更努力。

我們都是被祝福的那一個

2019 高中組 佳作
姓名:李中翔
學校:高雄市鳳山高中二年六班

         一個人參加婚禮這篇是李維菁老師生前的散文作品,收錄於九歌一零七年度散文選。描述單身女性面對感情的無奈與社會給予的壓力,藉著單身與參與婚禮這樣矛盾的狀態下,將字裡行間夾雜的五味雜陳的心情拉開帷幕,讓我充分融入情境裡換位思考,從一位單身的女性的角度看待感情與婚姻。

         置身於碩大的社會群體中,每個人都是微型的獸,亦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打滾於家庭與事業織成的大網,同甚多同類爭食有限的糧作,一邊一丁點的堆砌社會地位。有時情緒難免不慎對撞,進而因遷怒而間接影響了家庭關係。這樣的對撞使得關係散開,但非散成粗枝大葉,以細細的脈絡涵養水份般柔軟的善意,而是儼然被漣漪分送出去,漸行漸遠。即使離開了當下的惡劣的天氣,人心難免如介質般仍久留於那個波瀾起伏的片刻,使得情感問題愈加纏捲。當然,當下一刀兩斷看似皆大歡喜,但連同未來一齊剷除也說不定。

         好比說感情與婚姻,時常都在這樣的狀態反覆中度過。

         在雨沖刷的傘下,獨自卻也刻意的徘徊,佇立在燈下長出藻荇般的影,彷彿淋濕的心被曝曬出幽深的孤寂,並被上下溫習。一隻手已抹去購物袋的牽掛,等著白馬王子來填空,幻想自雲層垂降下來的是愛情,在空了的左手,卻又擔心愛情如雨落了空——多少單身女性的心理狀態是如此的美好卻不穩固。這種矛盾匯聚為一股水流,沿著傘面灰白相間的河堤自由墜落,壓得自己喘不過氣,就這麼漸漸淹沒了自己,包括對感情的執著。

         一部分單身者因為緣分未到或寧缺勿濫的信念,生活也許單純而渾圓飽滿,樂於享用獨處來充孤獨的飢——獨處本就與孤獨不同,而獨處是被沉澱的寂寞置入顯得沉重。其實,沉重的也是它蘊含的價值。如同作者所述學習獨處的重要,亦與單身生活息息相關。不需顧慮兩人份的一切,不需為牢牢繫著兩人間的距離而弄傷該去擁抱的手,讓感情隨著瘀青一起向明日淡化。其實獨處的能力是本能,只是在成長必經的社會化中,有時遺忘了自我,如果能將生活如鋼琴鍵排列,在並肩的黑夜與白晝留有彈性的細縫給自己,樂音便能流瀉,搭乘生活屬於自己的節奏譜為歌,未來也得以讓自己傳唱。

         有很多不起眼的瑣事,若將其他人抽出這主詞,只留下自己的名姓,便感不合時宜的怪異,甚至是想著自己做著這些事,樂趣竟全數登出,尷尬與不適充斥其中。我仔細想想,若撇除社會無形中施加的根深蒂固的觀念,平分的快樂全數留給自己,不是應該更滿足並值得欣喜嗎?這些箝制在女性身上更是明顯!有多少女性是渴慕愛情的啊!

         困在灘上的衝動奮力掙脫社會主流意識的框架,反而卻陷入自我那過往看似已癒合,不再流血的傷疤裡——半毀的感情遺跡順著來時路,載著半腐朽的回憶向此刻靠攏,頃刻那種矛盾鋪天蓋地而來,更加難以逃脫。很多時候,過去的放手事實上只是攤手,並未全然地,心甘情願地放手,而人們常說「錯的時間牽起對的手」就如同是非題,沒有一半正確的答案。上述這些未完不待續的緣理當是攀向情路高峰途中的墊腳石,但若未能將其放下,它只會是垂直路途的石塊,阻礙只能直線不能回頭的行走,也因此越是接近,越是淚流。有些情緒不去掃除難免積滿灰塵,永遠是自己的過敏原。

         「明年情人節你要怎麼過?」、「當然是找個女朋友啦!」朋友間打趣的對答時常在耳畔響起。我們這年紀的孩子頂多僅經歷分手這小小的風浪,對愛情甚至婚姻更是一無所知,只是樂於打探八卦。如果換個情境並置入三十來歲的女性們,答案絕非如此單純。男女都有情傷,女性的心思是更加敏銳纖細的,自然無法總是耽溺於愛戀的幻想裡,也因為感情觀的成熟,開始對過去那個相信愛情的少女產生不解的心理狀態,造成不平衡的現象,也是許多單身女性不願參加婚禮的原因之一。

         我相信有許多女性是如同作者描述:「骨子裡非常喜愛相愛這種概念,雖然因為種種原因不在那狀態,但心裡頭仍有著浪漫的執念。」婚姻是感情的無限延伸,也是白紙黑字的承諾,長達一輩子之久,包容了五十分的對方並經歷磨合讓兩人擁有一百分的價值。參加友人婚禮能見證的,絕對包含愛情的存在,看見愛情戰勝了恐懼與憂慮——尤其是再婚的,作者更是不吝嗇的給予最大的掌聲。

  作者不因單身或憶起過去的坎坷,甚至是社會觀念,便憂心婚禮帶來的衝擊,反而是大力的為台上新人歡呼與鼓掌,抵抗內心矛盾輕輕的敲擊,值得單身的女性學習。我覺得,看見別人幸福,自己也會被暖流擁抱的。

         一個人參加婚禮,你也必是被祝福的那一個。

苦為人之胚胎,而後化育為百樣人

2019 高中組 佳作
姓名:黃宥嘉
學校:新北市立丹鳳高中一年八班

  「人是注定要受苦的。左右眉毛像草字,左右顴骨加中間鼻梁像一個十字,底下一張嘴是一個口字。」「苦」可以因為雨少,也可以因為雨多;可以因為失去,也可以因為擁有。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得而復失,失而復得;不得不失;得亦無所得,失亦無所失。然而,孰為得、孰為失呢?此刻所展現的樣貌,又真只是如此嗎?如同「苦」照雙面鏡,雖然成像仍是「苦」,但你知道鏡子的背後藏了什麼嗎?

  人生當中遇到的種種經驗,看似毫不相關,實則卻有著神祕的連結。就像《苦雨之地》的六則故事——軟骨發育不全的蚯蚓科學家、患有自閉症的鳥聲科學家、因受精神打擊轉而求助於特殊療法的女子、發現已故妻子未完的小說檔案而踏上尋找雲豹之旅的退休律師、搭上研究船追尋藍鰭鮪的四個不同領域的人、想買孟加拉虎卻買下一隻鷹的少年——原本毫無交集的六行人,在作者的巧思與安排下,不僅兩兩互補、兩兩解釋,更透過共同環境:臺灣野地生態,以及共同事件:一種稱為「雲端裂縫」的電腦病毒,像是用隱形的針線串珠一般,將此六則「擁有精神或肉體痛楚者」的冒險故事,偷偷地串聯起來,強化了整體的張力。

  「重生」的理論是,瀕死經驗有助於人活下來,因為除了帶給你恐懼以外,瀕死而未死也會讓你體認到活著的珍貴。』在〈冰盾之森〉中,這句話讓我相當有感觸。它是在描述一對攀樹科學家情侶,一次爭吵之中,男方阿賢從高大鐵杉跌落成了沒有醒來也沒有死去的模樣,女方敏敏遭受如此大的精神刺激後,時常夢見自己到南極探險,身旁空無一人、有點想結束生命的情境。她後來決定帶著阿賢,克服自身的懼高症,再度回到他最活躍、最有生命力的樹的頂端。

  我本身是個肌肉萎縮症的患者,看到那句話時,我便決定將這篇故事多看兩遍。它讓我回想起幾年前的夏天,那是個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的夏天。

  還記得當時,我一如往常地準備應接不暇的大小考試,某天晚上我開始體溫上升,原先肺部就容易積痰的我,呼吸急促之快不輸交流電改變方向的60hz,隨著一分一秒流逝,我因呼吸的胸廓起伏也一點一滴的下降,與之減少的血氧濃度更使視力1.0的我,開始模糊視線。連續高燒五小時後,爸媽將我送進急診室,原來我又得肺炎了。手上插著點滴打進不曉得加了幾次的抗生素,戴著100%純氧面罩的我,腦中浮現一個保險的廣告詞:「明天跟意外哪個又會先到呢?」躺在病床上幾個小時,我的痰好像加劇了。除了連綿不絕的咳嗽聲,我的耳裡盡是心臟將血液打至全身、像是中古跑車引擎的運轉轟轟聲,誰都沒把握何時會「爆缸」……

  一向積極上進的我,當時腦中一片盡是:「人的一生總在追求一些高遠的目標,可生命似乎從來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許當你在路上追逐時,上帝就決定讓你到此為止。」「我,還有機會選擇追與不追嗎?」不知道昏睡多久之後,燒退了痰減了。我的一位摯友利用假日來醫院探望我,他一看到我的眼神,便立即靠到我耳邊,對我說了幾句話,之後我的眼中燃起熊熊生命之火,也落下近幾年來的唯一一滴淚水。

  後來,醫生允許我回學校參加隔天的段考,我又開始追逐我的不凡之夢了。幾年過去了,我有幸看到吳明益的《苦雨之地》,看到那句話,我明白那次離死亡最近的距離,其實是老天給我的考驗,這場苦難並不是表面的「苦」,而是使我日後更堅定向前的寶藏。畢竟「此刻所展現的樣貌,並非只是如此」。很高興我當下的選擇是對的,因為它讓我有了更多面臨選擇的機會。

  「人因夢想而偉大,既然天命非凡,何必故作平凡。別忘了我們說好的:我永遠是你的避風港!」他說。

剛強面具下名為脆弱的力量

2019 高中組 佳作
姓名:簡瑋德
學校:國立潮州高級中學三年十二班

  你脆弱嗎?我很脆弱。但脆弱並不代表弱小、並不代表懦弱。對我來說勇於面對認知自己最脆弱那面的人才是真正謂之強。

  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表面光鮮亮麗、正向開朗樂觀,但他的內心呢?馬戲團裡逗人發笑的小丑,滑稽的妝容背後有誰知道他的辛酸?看似剛強的刺蝟在長滿刺的外表下藏著一個柔軟卻也脆弱的肚子你知道嗎?又好比見神殺神戰無不勝的阿基里斯在其剛強的實力下藏著最脆弱的腳踝。

  萬物之始總是脆弱,一個生命往往誕生於脆弱,但經歷時間的淬煉一天天的成長茁壯,慢慢的變得愈來愈堅強。但那是真的堅強嗎?不,對我來說,那只是表面的偽裝罷了。一個人的成長,往往在朋友同儕家庭媒體的影響下逐漸把自己脆弱的那面隱藏起來,認為對別人展示自己的脆弱就算做脆弱,將自己的脆弱攤在陽光下是羞恥的事,因此我們每個人就像是小丑般給自己畫上了厚重的妝容,裝出一副自己沒事、自己很好、我很堅強的模樣,但內心早已坑坑疤疤傷痕累累。何苦呢?搞得自己不像自己,難道這就是所謂堅強嗎?我並不認同。

  那我自己呢?我必須坦承我也是這樣一個用面具偽裝自己,擺出一切都好的樣子,故作堅強的一個人,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其實藏著一顆脆弱的心。我知道我很脆弱,我也知道對別人展示脆弱並不代表示弱,但我做不到。我做不到與別人吐露我的脆弱、我做不到好好的去面對我的脆弱,這樣的我應該沒資格在這裡高談闊論什麼脆弱的力量,但正因如此我才要在讀完這本書後說出我的看法。

  人好比粉墨登台的小丑,個個展露自己的堅強,妝容下是多少的辛酸血淚。我們往往不願正面去面對我的對脆弱是因為我們怕,我們怕一旦自己的脆弱曝露會像戰無不勝阿基里斯被人用箭射穿腳踝,死在那小小的箭上。

  難道脆弱錯了嗎?不,它本來就不是一種錯,那只是我們不願面對逃避面對事情的一種藉口,藉口脆弱是一種錯,只有展現堅強才是我們生存之道。似是而非的想法一直以來我的都欣然接受了,我想這關乎於我們萬物的天性,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一旦展現自己弱就會被強的一方吞噬,因此我們展現自己很強,為了不被外界傷害。

  但脆弱真的只是這樣我們認為負面能量而已嗎?不,有時候你認為的脆弱往往意想不到會帶給你莫大的力量。舉個例子說明,世上最堅硬的東西大部分的人都說是鑽石,但你我們知道用來切割鑽石之物是什麼嗎?沒錯就是水,看似柔軟的水,沒想到有這麼大能耐。早在千年以前道家李耳就曾言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水看似柔弱卻蘊含萬鈞之力。脆弱亦是如此,看似心中最軟的那一塊,勸其時才是真真正正那心中堅強的一塊。何以此言?簡單來說,如果沒有脆弱,我們就不會有成長。脆弱並不代表真的弱,那是每個人在人生道路上總會相遇的門,這個門有可能會是自動門、手動門、旋轉門、金屬門、玻璃門。當你不想面對實它便會自動闔上,阻擋外在的侵擾;當你願意面對時,門就會在自動的被你心的力量推開,融入萬物物我合一。

  脆弱它是你和你的心最後一道防線,平時不容易顯現在世人面前,但它著時是一股穩定自身與外界平衡的力量之一,當有天你不在只是把它當作最後防線時它會帶給你的就像是影子籃球員裡面的zone一般,在撬開zone的大門時你會蛻變,獲得更強大的力量,通常進入能進入第一層已是強中手了,能開啟第二道門的就只有你願意敞開心胸相信隊友,開啟後強的並非之有自身而是全隊。脆弱也是如此,當你初步願意去接納包容勇於面對的時候你就已經有足夠強大的力量了,當你願意敞開自己的心告訴別人自己的脆弱,開始信任沒有人會當你的脆弱是示弱,那最弱的力量是能夠拓展到整個團體的。脆弱它並不代表真的弱,它是另一種剛強,每個人心裡總是會有這麼一處,就算是鋼鐵心肝也未嘗沒有。好好的正視自己,好好的去探勘心裡的脆弱,脆弱沒有錯,沒有脆弱才是真的脆弱。沒有人天生剛強,什麼才叫剛強?能真真正正了解運用脆弱的力量那才能算是真真的剛強。

  我們都很脆弱,但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那促使我們前進的脆弱的力量,認清事實我們錯弱不代表我們弱,我們脆弱但我們很強,這就是讀完此書後我想和各位分享的所謂脆弱的力量。

歷史是現在與過去永無止盡的對話

2019 高中組 佳作
姓名:程心
學校:雲林縣麥寮高中五年三班

        我們「被教會」要記取歷史教訓,但卻不一定真正理解歷史背後的成因。史書裡的字句成為歷史人物的標籤,但事實果真如此嗎?自以為透過歷史知識就能蓋棺論定,區分善惡二元,但更深入探討歷史人物,在生命關鍵時刻,面對人生抉擇時,誰又能通透知悉他內在的動機?作者在書中不斷問讀者一個問題「在歷史上的那一刻,如果是你是他,你會怎麼做?」歷史是現在與過去永無止盡的對話,而開啟對話的立基點就是「設身處地」,以歷史知識為依據,過程中再加上批判思辦,形成自己的觀點,最重要的是擁有換位思考的同理心以及開放包容心態,這場對話才能永無止盡。
        卡里.紀伯倫曾說過:「人最真實的一面不是他所展示給你的,而是他不願展示給你看到的那一面。你若想理解他,不僅要聽他說過的話,還要聽他從未開口述說的話。」這句話也適用在歷史解讀上。每件事都有時序先後,局部全面、利害關係等結構,有時未開口說出的話,反而是關鍵所在,所以讀歷史,也要注意在表面的言行之下,每個人隱而不顯的那一面又是什麼,進行反面資訊的換位思考,了解作者意識,從歷史人物或是史學家的角度出發,才能推敲他們想要表達的真正意圖。只有兩面都理解,才能更明白真相究竟為何。中國文化認為萬事萬物皆有兩端,就如同中國的太極圖,這終極的圓,也是由黑與白的對立所組成,因此與歷史的對話必須能涵蓋陰陽、虛實、正反、表裡。全盤檢視才能擁有觀照生活的智慧。
        歷史是由一連串的前因後果形成的,凡事一體兩面,歷史上,誰想讓位,誰不想讓位並沒有絕對的對錯,誰善誰惡沒有標準答案;書中太伯文身、刺青看似不孝的舉動,實際上是為了表達讓位的決心,完成父親的遺願,不孝之孝更不是非黑即白。當代的社會議題也是如此,現今社會層出不窮的假新聞充斥人們生活,主觀意識強烈的報導隱含的究竟是善或是惡沒有絕對,誰善誰惡更沒有標準答案,也並非是非題。《我們與惡的距離》一劇中的經典台詞:「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你有標準答案嗎?」正可說明從古到今,故事中的人比起黑白都更接近灰,而你我,又豈能用自以為的知識論誰黑誰白?善惡是一道混色的光譜,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呈現著微妙又曖昧的灰階。欠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一不小心,我們就走進惡的一端,所以真正的邪惡隱藏在欠缺思考的平庸之中。
        歷史像一條河,我們無法挽留逝去的河水,卻可以從河水中看清現在的自己。,唯有學會對事件進行脈絡式的思考,設身處地、同理換位的理解,才能在轉動飛快的世界,日新月異的知識叢林中,與歷史進行永無止盡的對話,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曉得要往哪裡去。

歷史之圓沒有相同切線

2019 高中組 佳作
姓名:鄭詠萱
學校:新竹巿新竹女中一年一班

        吳國歷史比起直線的時間軸,更像一個迴圈,只不過那一個個圓圈並不全等,宛如以失去功能的圓規畫出的圓,肆意通往不規則的方向。最初,始祖太王欲立賢能的幼子季歷為王,長子太伯、次子仲雍真心讓位,看似漠視宗法制度卻是損小禮而全大德,贏得萬世美名與吳國最早的封地。
        十九代以後,吳王壽夢想師法先祖傳位給並非嫡長子的季札,留在史書上的竟非千古留芳,而是延續至吳國滅亡仍揮之不去的骨肉相殘的血腥氣。同樣的動作,本該像模板一樣置入不同的人名與時間即可,為甚麼歷史像一座屢屢停擺的工廠,同樣的機器無法標準化生產,留給後人的產品並非絕無瑕疵且一成不變的先賢聖道,反而留下無限困惑與嘆惋?
  其實,我們都錯了,歷史不是工廠的流水線,而是抽象派藝術家的工作室,而那位藝術家就是形塑歷史的我們。歷史由時局決定,而時局由人類掌握,人類又是人性的傀儡。季歷能順利上位,是因為他的兄長是以大局為重且願意真心讓賢的君子,幾百年後同樣賢能的季札卻無法像自己的先祖一樣以非宗法制度國君的身分為吳國開創嶄新氣象,正也是因為他的兄長戀棧權位,又加之宗法牢不可破的靠山,同樣的情勢,不同的人,最終歷史被人帶上尚未留下足印的歧路。因此,我並不完全認同「歷史會重複」的論點,或許起點可以相同,然而,歷史的月台前有無限多條通往不同方向的鐵軌,決定列車方向的司機看不見遙遠的終點,只能依照人性的指示開上一條他認為正確的軌道。於是,在歷代改革家中,唯有商鞅變法真正使秦國富國強兵,其他改革空有良善立意,在史書上留下的卻是新舊黨爭與狼狽收場。而同樣是反對絕對王權的革命,為何法國大革命後波旁王朝仍能捲土重來,俄國十月革命後羅曼諾夫王朝卻淪落至被屠殺得一乾二淨的命運?歷史課本寥寥幾頁便將這些文字塞進我腦中,沒有問句,只有肯定句,沒有比較表格,按照年代劃分的教科書硬生生切斷了每一個相似單元之間的鍵結。課本留白處太多,我用螢光筆畫下那些相同的起點與分歧的終點,在那些空白處寫下一個又一個「為甚麼?」然而,仍舊大得空虛的留白沒有回答我,像一張張呆滯敷衍的臉,要我自己找答案。
  我拋開了教科書,思索可能的答案。控制了時間與民族的變因,我像個初試啼聲的科學家,在自己腦中笨拙的作著歷史實驗。最終,我發現它無法被量化,這場實驗的操作變因比控制變因多太多。即使我控制了時間與民族,帝王將相的私心又摻了進來,我若假設每個人的心都是平等的,利益又會突然出現在實驗報告上我沒有打字的某一頁,擾亂我的實驗。我搖了搖頭,草草在實驗結果那一欄寫下「人性」,並在紙上註記著:歷史不是科學。沒想到,我的註記比任何按照科學步驟的研究都正確,歷史的確不是科學,而是一門藝術。科學家在研究時投入的感情並不能改變前人的定律,他們的工作必須遵循一板一眼的理論,而那理論上往往沒有形容詞,只有冷硬的名詞與動詞解釋著無可改變的事實,科學家只能突破,卻不能循著自我肆意改動世界賴以為生的定理。然而,歷史是不同的。歷史沒有永恆不變的定律可以遵循,就如同書法臨帖,我們可以一筆一畫按照前人的字跡循規蹈矩臨摹,但我們終究不是前人,模仿得再像也不可能一模一樣。更有甚者,充滿自信的後人會選擇自運,將歷史記在腦海中卻在時間長長的卷軸下寫上了完全與先人背道而馳的字跡,一樣的內容,在不同的人筆下卻給鑑賞家留下南轅北轍的評價。因此,我再次翻開歷史課本時已不再對著白紙黑字的結果武斷問一句天真的「為甚麼?」我開始像在書法或抽象藝術展覽前品頭論足的鑑賞家一樣評鑑著前人在歷史無法收起的畫布上風格迥異的揮毫。從未在看展覽前作足功課的我學會了研究歷史之藝術家的生平、所屬年代與他們的性格,再前往歷史的展覽細細品賞那些我曾經看不懂的作品。歷史藝術展很貼心,相似的內容會被展示在相同展區,哪怕它們在寫實派與抽象派之間的差異似乎大過了它們本身。「這是兩幅不同的畫!」參觀展覽的遊客竊竊私語著,我淺淺一笑,看見作品旁藝術家的說明欄,我一瞬間看懂了它們。那的確是兩幅不同的畫,只是,其他人以為的內容不同在事先作了功課的我眼中是相同內容的不同詮釋,而作者正在史書的某行字裡對我微笑。看完了歷史藝術展,我回到了比起歷史似乎更像在闡述科學的歷史課本,我又問了一次「為甚麼?」只不過,這次我問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我不打算以科學的角度量化思考了,這次,我打算像欣賞清明上河圖那般,循著歷史的圖像追本溯源,站在前人的工作室裡,看著他們在時間的畫布上畫下那決定了整幅圖畫的第一筆。
  正如前文所述,歷史是抽象派藝術家的工作室,哪怕我們握著同一支畫筆、沾著同色顏料,連落筆的位置都一模一樣,最終還是會因為抽象畫沒有標準答案而讓畫筆隨著我們的思緒恣意橫行,構成相異的線條。早在春秋時代,吳國就為我們印證了這個道理,同樣的畫筆被季歷畫出了盛世,季札卻因握不到筆而眼睜睜看著它畫出衰亡的輪廓。如今,歷史的畫筆落在我們手中,我們或許可以臨摹前人的作品,然而,也只是臨摹,我們無法複製。歷史問題到最後總會變成抉擇問題,如今,我們坐在歷史列車的駕駛座上,眼前有無限多條軌道,沒有人能十足把握哪一條是康莊大道,我們只能憑著歷史的教訓與自己的判斷力選擇一條自認為正確的道路。即使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錯誤的,我們也無法開倒車,畢竟,是我們決定歷史,我們必須為自身的抉擇負起責任。

喜歡,一個人

2019 高中組 第五名
姓名:黃廷宥
學校: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一年十八班

「再如何不完美,也不能阻止你對自己好。」
        當挫折一次次的襲來,我卻一次次的被擊倒。頹喪不已的我有如被禁錮於囹圄中、迂迴在幽黑的迷宮中,想脫身卻越陷越深。逐漸地討厭這種生活,討厭這樣的自己......但我又無能為力,缺乏扭轉現狀的動力......直到這書有如曙光般的出現,拯救了身陷困境的我,它彷彿給了我一支魔杖,教我如何點石成金、通往全新的世界。
        我仔細端詳我的魔杖,是支梧桐木桿、鳳凰翮筆尖的墨水筆。我踱出沉鬱的監牢,沐浴在暖烘烘的晨曦中。它教我如何以絢麗的光束擊退名為孤獨的單眼巨人,讓我重新拾回信心二字;它教我在糝上仙粉的土阜上,恣意的嬉笑玩耍而不去在意旁人眼光;它讓我發現:想擁有雅典娜的智慧聰穎、想擁有波塞頓的沉著穩重、想擁有阿基里斯的不壞之身......想當的人太多,還不如勇敢做自己,將最真實不矯飾的自己展現出來,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當我再看到一幀聖殤圖,我開始細細的去體會刻骨銘心的母子之情;看到同儕們、師生們之間的互動,想到「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那種承先啟後、繼來開往的可貴;看到木蘭代父出征,內心雖然徬徨不安,卻仍願意拋開膽怯,義無反顧的替最重要的人勇敢的闖一回,那種付出是多麼令人欽佩......。這些原本就這般令人動容的故事,早就蘊藏在你我的生活中,是不是平時的壓力、疲倦使我們的雙眼蒙蔽,不再去用「心」體會生活呢?
        曾幾何時,追尋夢想的道路不滿是荊棘?而在闖得遍體鱗傷之餘,你可曾停下腳步,俯下身子,細細的去發掘這些美好?透過獨處與自己對話、療傷完再繼續前行,不是會更快的達成夢想嗎?
        在獨自一人時,我總可以卸下鎧甲與戰靴,重新披上巫師袍,戴上珍藏的巫師帽,揮舞著我的魔杖,彷彿把所有苦澀都消除掉。那麼你還在等什麼?還不快提起你的魔杖,將這個世界揮灑上你愛的顏色?
        開始習慣一個人吃晚餐、逛街;靜靜的享受獨處的時光;漸漸的看淡了許多事..... 。而當我開始試著愛自己,我就更能去擁抱這個世界。這些改變都發生在我看完「練習,喜歡自己」之後......。

2019 高中組 第四名
姓名:郭潔梅
學校:台南市台南二中三年五班

        相戀到相愛,需要多久的日子才能達成呢,而又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擁有「山無陵天地,乃敢與君絕」的情懷呢?古人間常常懷抱著相愛致死的情操,不知道是否是當時的性命都過短了,只能用詩詞來宣揚對愛情的忠貞不宜及刻苦銘心,對於還過於青澀的我如是遙不可及的幻想。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我心中如同幻影泡沫般似的那般容易消逝又看不清捉不透。有時似乎近的隻手就碰得到,而有時卻又疏遠的無法捉摸。
        有人把愛情比喻為一種病,曖昧、悸動、猜疑、忌妒,都為常見併發症狀,相愛過程中如影隨形,忽隱忽現,忽大忽小,雲煙班瀰漫於心房,鬱悶的纏綿於焦躁的情懷中,感染者似煩躁卻又享受,反覆波折的折磨下,讓人又愛又恨,毒品似的,「一口上癮」。
        這上癮的愛情中所屬最奔放的無非為青少年純真又清純的愛了,«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深刻描繪主角艾利歐內心對暗戀的迷惘徬徨無措,卻又積極中求愛的兩難情緒。如此複雜不安情緒運用自我解析的獨白口吻描述著,使我深入其境。書中詞彙運用也令我感到些許羞赧,藉由文字雙關的詞語替換,結合性器及食物的聯想,熱情洋溢的大膽描繪少年對待慾望的深切渴望,雖然如此直白,但是卻真實不做作,深度表現了青少年對於愛的誠實表現。
        而在愛情的猜忌迷離下,彷彿開啟了一場游擊賽,作者生動描述艾利歐面對迷戀時所作出的任何舉動,不管是故意忽略對方時的硬脾氣,甚至是與別人上床後炫耀想以此刺激奧里佛的反應,這都大大表露了當人在面對暗戀時的不理性,以自作聰明的小伎倆想試探對方,卻殊不知卻容易互相傷害,在權衡愛與慾望兩者間的天平中,深深代入暗戀中的焦躁及不安。
        對於艾里歐奔放追求愛情截然不同,我的愛情觀相比下較為隱含且內蓄。
身為內向患者,在生活中我畏懼很多東西,不像大多人怕的是蟲、食物等世俗實務,我怕的更多是人際關係的相處,演講、聊天幾乎是我的噩夢,而這其中當然也包含著愛情。
        回朔國小的記憶中,當時才情竇初開,對待喜歡的人只敢遠觀不敢接觸,有時的眼神交會,彷彿致電般身體微微顫抖,連上揚的嘴唇的都在發顫著。「啊,他一定知道了!」,每當眼神交會之際,心中都會不禁期待對方知道,但又對被別人知曉感到極度害怕。在這矛盾的情緒交錯下,唯有喜歡的情緒難以壓抑的,喜歡的悸動漸漸快滿的掌握不住,而靈魂也彷彿在嘶吼叫囂著想要彼此靠近。
懷抱這份情感隨著時間流逝,對方似乎也被我熱烈的眼神勾著走,彼此眼神交錯的次數
        變多了,而少有的互動也開始變的自然,其中波動的情愫更逐漸火熱,不抬頭感覺似有電流在我們之中交纏纏繞。我們兩人都從對方眼神讀到些許情緒,但當時誰也沒有搓破誰,默契的一遍遍的,彷彿我們天生一對,只是對視、凝望。但也許是彼此眼神過於明目張膽,也許老天也看不下去了,紙終究包不住火,這微薄的曖昧關係終於還是洩底了。
        對於愛情而言,其實有時可怕的不是兩人模糊的關係,而是流言蜚語的世俗。我很膽小,在面對愛情懵懂無知下更顯懦弱,我很害怕,非常害怕,但怕甚麼?我想大概是怕對於喜歡上別人的後續發展感到不安,也畏懼著人們指指點點的眼光吧,所以,我選擇了逃避。
        人們常說最鋒利的東西不是刀子,而是言語,一句話就可以讓重視你的人痛不欲生,也難以抹滅。對當時還輕率且慌張的我而言,語言是我僅存剩下的最佳武器,我扯著謊,帶著無辜的臉龐胡亂敷衍傳聞,哪怕當時也謠傳男方也喜歡我,但對已經慌亂的我來說,我不在乎!不問不聽不講,只是,封閉我的心,一遍遍的重複說著:「我不喜歡他、我不喜歡他、我不喜歡他…..」,彷彿說服自己般的。甚至擺出毫無瓜葛的嘴臉,營造對方單戀無果的悲歌。
        至此過後我再也不敢尋求他的眼神,也不再互動,但我知道在我的後腦勺後方,那同樣熾熱的眼神依然在找尋我,也在追尋彼此那份默契,只是,接納的人不在了,我沒有勇氣去接受這份赤誠的真心。在一次次嘗試下,又一次次的被拒絕後,人終有疲倦,曾閃著熱情的眼神還是漸漸黯淡,最後形同陌路。曾經那多麼令我期望的眼神時光,是我!是我親手毀掉的!而最終只是為了保護我自己,保護我的自私及面子。
        第一次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時,有如明鏡般相照我對待暗戀及愛情的那份不成熟及畏懼感,但也帶給些許勇氣面對愛情,我被艾里歐處理愛情的態度驚訝到,明知道自己追尋的愛情是多麼不被大眾允許的戀情,但面對愛情的來臨,他還是率真的追隨自己的情感,即使有時認為彼此距離如此遙遠,還是用直率的話語去暗示,甚至挑戰搓破兩者的曖昧,毫不保留展現自己,汲汲營營去追求。雖然在一起僅僅只有六周,但因為曾經嘗試追尋過,所以徒留下的情感及回憶才能更深深烙印於彼此心中,在彼此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深度情感吧。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與不同愛情書籍帶給我的驚豔感截然不同 ,故事裡沒有甜的膩人的感情發展,也沒有愛恨交織的求著別分離的悲愴,僅有的只是真情實感濃濃與彼此心靈相知的那份情誼及那份真誠,對於彼此而言,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再也沒有別人能取代,我們水乳交融無法分離。看完小說有如小酌完一杯美式咖啡,韻味環繞又滲透著陣陣苦香味,一絲絲苦澀象徵著不被允許的戀情,但更多的回甘味敘述著靈魂深刻互相刻印找尋到彼此的那分真摯,兩者彷彿靈魂交融結合如天生一對,難能可貴且萬分幸運。
        而書中探討的不只有暗戀及愛情,也帶出同性別相戀的困難,書中雖然沒有大幅度表示周遭反對同志的聲音,但一筆一畫的刻畫下總有淡淡氛圍顯出同志情侶在當時不占主流的無奈,書中的奧利佛雖然與艾利歐普出了一段戀歌,但對於奧利佛而言這只不過是一段夏日的激情,最終還是得回歸現實,與平常人結婚、生子,似在暗示當時同性交往的不切實際。
        艾利歐的父親同樣也令人動容,知曉了兒子的性傾向,不但沒有用激烈的口吻指責,也沒有以嫌惡的眼神看待,反而更多的是支持及包容,過程中不以直白口吻與兒子對談,還貼心運用抽象的話語來交談,笨拙的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兒子的關心及鼓勵,展現濃濃的父愛及家人的永遠陪伴。
        愛,不應該侷限任何性別、年紀、甚至金錢地位。我們本質都為人,身而為人,就應該享有相愛的權利。人的一生中更多的是錯過,不只只是被世俗壓力打斷,甚至是被同性戀情困擾著,面對眾多考驗下,相愛過程中我們是否能如此幸運的那一天相遇心目中的那個他,破除任何困難只為了彼此輕輕說道: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名字。

用身體語言把自卑變自信

2019 高中組 第三名
姓名:林郁娟
學校:桃園市立武陵高中二年一班

        初夏的夜裡,纖細的涼意裊裊地繚繞著空無一人的斗室;窗下一片蒼白的光暈,勾勒出一張半透明的剪影,一張執筆窣窣舞動的剪影。夜半幾陣強風,挾著地表輻射冷卻至最低溫度的寒意撲來,撲的那空殼般的身影搖晃了幾下,如同害怕地哆嗦著一般。
        我常懷疑自己的存在如空殼一般,旁人所看到的我,只是一個被幸運充填之稱的光鮮空殼;而真正的我,實力與內在則被這具受命運操縱的魁儡,遠遠的拋在後頭。升上高中,我考進數理資優班,面對高手如雲的同學,每天我都覺得自己是冒牌貨,擔心哪天教務處老師跑來對我說,對不起,名單弄錯了…,於是我惶惶終日,直到第一、二學期過去了,我的成績名列前茅,我更擔心被揭穿我是冒牌貨。老師只告訴我們要做好不再是頂尖者的心理準備,卻沒有告訴我們當自己的實力不夠,卻仍僥倖的有不錯的表現時,該如何面對?我心中的焦慮不斷擴大。段考前的夜裡,那種不安總是猝不及防地將我的心吞噬,墜入幽闃的洞中;而那時我總能特別清楚地意識到我的成績不該這麼好,下次段考我可能被拆穿,同學們將因此嘲笑我、疏遠我。我像是走鋼索的人,為了不掉入萬丈深淵,我如蠶一般拚命的吐絲,嘗試著讓這鋼索更穩固;最後,卻發現它們凌亂的交織成一個繭,將我困在這令人窒息的牢籠中。
        高二下,校內舉行科展初賽,幸運地,我和另一個組員研究的作品在校內比賽中勝出,即將代表學校參加全市科展。因著代表學校的使命感,我一遍遍的檢視我的報告,時時擔心著我的參賽資格。心煩慮亂時,我在街上信步而行,明亮的櫥窗裡展示一本書,封面是一名金髮美女自信演說著,副標題寫著哈佛心理學專家教你用身體語言把自卑變自信。翻開書頁,「冒牌者症候群」特別吸引我,讀著作者一字字的描述,我的心不由自主隨著文字震盪,像是遇到同頻率的琴弦般,在我腦中低鳴、迴旋,我的眼眶濡溼了。
        原來感到恐懼的人不只是我,原來我不必為了自己的脆弱感到羞愧; 艾美.柯蒂的文字讓我在風中飄搖無依的心,找到一方供其停駐的光。我該做的不是望著前方燦爛的流金日光假裝自己積極堅強,而是當每一個無盡闃黑的暗夜的來臨,用光明的態度迎接挑戰。我開始學習以最柔軟卻也最強韌的姿態回應,不再逃跑或頑強抵抗,也不再責備自己的自卑怯懦。
        書中傳達一個重要理念「只有在我們相信自己所言時,才有可能說服他人相信自己。」透過更仔細的研讀來讓自己更加清楚如何更有自信的向他人說明我的報告。首先,我嘗試著書中所提及的,時常抬頭挺胸和略帶歡迎的張開雙臂姿勢,向師長、同學們介紹我的科展報告。經過不斷的練習,曾經自卑的、空殼般的軀體,一點一滴地注入對自己、對作品的熱情和信心;也從師長、同學們深感興趣去的眼神和討論中,擷取更多面對不完整的自己的勇氣。再來科展當天,心中隱隱還有一絲緊張,於是我給自己兩分鐘,對著廁所的鏡子做出雙手叉腰、雙腳分開的有權力姿勢,我感到更有權利、更加果決。接下來,向評審報告時候,意外的我感到身心輕鬆;而評審的提問時,我充分闡述自己的想法,一氣呵成,或許這就是接近艾美.柯蒂所言的「最佳狀態」。
        夜涼如水,清風徐徐;燈前的影兒不再蜷曲顫抖,明亮照的她堅毅的臉龐。攤在桌上的書 艾美.柯蒂的文字似乎有種力量,讓這張薄如蟬翼的人影雙手插腰如神力女超人般,堅定地迎風而立。

歲月寬待的縱容

2019 高中組 第二名
姓名:許宥凰
學校:雲林縣立麥寮高中三年三班

        輕撫書裡的句斟字酌,絲絲溫潤涼意攀附脈搏聽著心跳,清了我在季春仍頹靡無聲的懨懨,取而氾濫對作者溫如生親手還給我們,那清淺時光最初的悸動、對生命晦澀的長情,皆蜷縮在老家泛黃的舊曆、求學時洗白的制服,甚至是初次真正接受長大的勇氣,終究翻湧成平淡餘生裡的濃墨重彩,合該是書裡所言:「幸好,青春記得我們最好的模樣。」
        不懂得珍惜的人,即便懷有世間稀罕的珍寶仍會使其蒙塵;懂得珍惜的人,即便是僅擁平凡簡單的小確幸仍能光彩奪目。不知為何,興許人年少觸碰情緒時的表達總有角缺口,模糊與現實生活的交界,亦模糊彼此交匯的視線,徒留清清淺淺,滿地無人拾取的擦邊曖昧。〈凌晨無眠,那些無以名狀的心事〉中,青春尚未發酵,兀自殘存幾分苦澀。我細細端視,幾段無疾而終抑或流轉繾綣的情。有期盼攜手笑看盛世花開,卻晃眼飄零的遺憾;投擲青春希冀暖陽相照,卻煢煢孑立的曾經;珍惜彼此護航昳麗相伴,亦熨貼眷戀的友情。我們是否已經習於沉溺身邊人的溫暖,而忘卻曾為驀然回首的汲求者?總歸該低吟過往,輕捋回憶碎沫,且行且珍惜,讓情慢誦專屬曲調,張揚熠熠生輝的風華,昭示如書裡所及的一段話:「那些願意消耗時光在自己身上的人,已經把全世界最珍貴的都贈予了自己——那些最可貴的時間。」
        隨世載浮載沉,可還曾顧盼最初敢於追尋付出的勇氣?當我們默然哀悼所失,請勿忘側耳傾聽所得的囈語,重提行囊,不要囿於害怕傷痛,而展開新一輪無所畏懼勇氣的追尋。〈日安,和煦陽光中春風般的你〉中,青春漸漸發酵,飄散誘人的醉意勾饞,饞著人匆匆從對愛情的臆測清醒,親手調著濃淡皆宜的溫柔笑眼,懂得怎麼適應身旁另一側相伴的步伐,學著用讓彼此理解的方式去愛。輕斂無所適從的孤寂,我們可能陷入難得的糊塗,但也陷得心甘情願,只求兩人心繫時得以擁有瞻望未來的期眄。書裡此段的「她」與「他」恣意對方的年華,自繁春執手走到嚴冬,描摹盡是彼此彎彎笑眼,傾覆言語的滿腔深情,或許只有小野小町得以形容:「雖然我沿著夢徑不停地走向你,但那樣的幽會加起來還不及清醒世界允許的匆匆一瞥。」捨了許多事物,終得個機會輕吻換來的你。
        無論翩蹮於何種關係,我們依舊是獨立的個體,畢竟「我們」,先是我再來才歸我們。〈大好時光裡,我們在現實的路上失散〉中,青春已經醞釀溫厚醇韻,向過路人煥發奪目的神采飛揚。
        曾惆悵淡出自己世界的身影,終於燈火闌珊處撞見歸宿;曾蜷身細聽溫暖輕淺的呼吸聲,終於情傷處懂得釋然;曾承載各自的故事踽踽獨行,終於思慕處灼熱那驚鴻一瞥。人生來孤寂,身處喧囂人群寂寞才肯暫歇安生,但夜深清醒的孤獨卻滿思緒流亡,那是謨涅摩敘涅也無法抹滅的,恍若魏爾崙在短詩《淚落在我心中》遺留的愁:「淚落沒有緣由,在這顆厭煩的心中。怎麼!並沒有背信?這哀愁沒有緣由。」幸而我們得以將其安身於所愛之人,理解彼此微敞的心扉,晚開亦情真。而我們又何嘗不是書裡的「她」與「他」,窮盡所有盼生活裡各種關係的晴空萬里,僅願世界溫柔以待。
        縱然時常覺得自己有千百個不好,但總會有個人將其一一拾起珍藏,不吝惜鼓勵且在我們傷痕累累時悉心的照護,那人便是世界留給我們的餽贈,使我們得以重展笑顏,燦爛雨過後的天晴。〈流離夜裡,你會找到回家的路〉中,青春被輕斟淺酌,讓人微酣彼此的褪色舊事與對未來的綺麗規畫。因為有你,讓我為成就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傾訴彼此急景流年的情意呢喃。聽說時光記得你,一紙輾轉繾綣的流年,你是歲月寬待的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