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密碼閱讀心得

2006 國小組 第一名
姓名:詹 敏(小米)
學校:楓樹國民小學

「達文西密碼」閱讀心得

第一次遇到達文西密碼的情景,一直深印在腦海裡:某天英文課,老師手上的書,攫住了一個小女孩的目光,封面上蒙娜麗莎迷人的微笑,透著吸引力。經老師同意,女孩稍微翻閱幾頁後,不禁愛上了它,並且欲罷不能。費盡心思的跟老師借閱,但老師堅持的說:「這本書並不適合你」。那個被拒絕的四年級小女孩就是我,而那本令我著迷的書,就是達文西密碼。
  為了不讓我有所遺憾,媽媽毫不猶豫地買下這本讓我夢寐以求的小說。像尋獲寶藏般,我興奮不已。隨著作者的引領,我一頭栽進令人嘆為觀止的解謎故事裡。故事從頭到尾高潮迭起,絲絲入扣。我的心情也隨之激盪不已。
  故事從著名的羅浮宮館長遭人意外殺害揭開序幕。除了驚悚又迷人的情節外,多位極具特色的人物,表現的更是十分精采。男主角蘭登運用專業知識,幫助女主角蘇菲,展開解謎之旅。被利用的殺手西拉,為了清除一生的罪孽,無知的陷入一場陰謀,最後帶著苦與罪,回歸天主的懷抱。而主導一連串陰謀的藏鏡人,竟是表裡不一、道貌岸然的李伊爵士。他為了得到最高的權力,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但人算不如天算,終於百密一疏,嚐到惡果。另外女主角蘇菲,她為了不負祖父臨死託付,在蘭登的協助下,經過多次失敗及危險,但她運用智慧,化險為夷,不但解開謎團,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更得到了患難與共的愛侶。在這些角色當中,我最欣賞表面冷酷,內心卻熱情洋溢的警局隊長|「公牛」,為什麼呢?因為「公牛」有擔當、有魄力,甚至他一開始急於搶功的心態,險些造成嚴重的錯誤,卻能勇於認錯,積極追緝真兇,這些表現讓我感到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達文西密碼人人解讀不同,我的解讀是「愛的密碼」。作者藉著一氣呵成的故事情節傳遞著宗教的神秘力量,而這股力量的源頭,就是|愛。自古以來,不論中外,宗教總在世事多詭、人心浮亂的時候,發揮出安定包容的精神,化解仇恨,回歸本質。今天我們處在這個道德觀、價值觀,日益墜落的時代,如何藉由愛的力量,找回迷失的自我,這實在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啊!

 

革命前夕的摩托中之旅

2007 高中組 佳作
姓名:蘇彥君
學校:北一女中

 

走一趟《革命前夕的摩托中之旅》

「這並不是一個關於英雄行徑的故事,也不是某個憤世嫉俗者見聞;至少那不是我在寫它時候的初衷。」他是格瓦拉,是「切」,是拉丁美洲的革命英雄!就像這隨風般的旅行,說走就走的雨顆年輕的心,自由自在地不被太多的未來羈絆。一趟南美洲漫遊,放寬他的見聞,改變他的思維,一個英雄人物正在成長……。這一趟旅行日誌不高談革命,不闊論政治,只有窮苦的老百姓和一個人道關懷色彩濃厚的格瓦拉。
   二十三歲的格瓦拉,親眼看見人聞的苦難:「貧困卻無法工作的人們生活在充滿敵意的空氣中,沒有明天的他們被當成家庭的負累;礦坑中充斥著冰冷的效率和無力的憎恨,為了求生存的一方恨惡著那追求財富的一方……」這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資本主義下正拉大的貧富差距,格瓦拉寫實地記錄,十六歲的我心情沉重、震撼,那時代是否存在「幸福」?我揣測那是個充滿矛盾、問號的時代-雖然我只是從「書中」走過,但是「現實中」呢?
   我一直深信人們是為使命而活、而成長、而茁壯-切曾說:「我們真正的使命,其實是永無止境地走在世上的道路或海洋上。我們永遠是好奇的,永遠看著自己看到的事物,角角落落裡嗅個不停……」旅行,就像是拿著一個空袋子,沿途一直裝、一直裝,接納未知的事物,讓人的格局更開闊,讓旅人的見解更獨特,讓過往的一切,在旅人歸來的那一刻,重生。-我在書中「闖」蕩著我的思緒……或許,我也能重生、蛻變,成一隻彩蝶飛揚!
   一帆風順激不起波瀾,只一條大路或許永遠通不了羅馬,一趟旅途若少了挫折,哪來令人感佩的勇氣?一趟摩拖車之旅,竟在走完半途中被迫步行或搭便車,或者偷渡。在疲累、飢餓、困乏、病痛之下,他們萌起的第一個念頭並不是放棄,是想著如何解決問題-即使他們會裝熟、裝可憐,再藉機海削一頓-我覺得自己彷彿飛躍越了太太洋,穿越時光的藩籬,見證兩個青年的「勇敢事蹟」和探索這世界的熱情。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很多事情不做,以後就不會做了。」青春就該像一陣風,不受拘束的風,更不須要猶豫,說走就走,說停就停,停一會兒休息後,再出發!格瓦拉或許從沒想過自己會挺身革命,會成為英雄,因為他活躍在屬於他的當下!當下去闖、去挑戰、去發現,年輕正該如此!每一顆年輕的心正在旅行,走一趟屬於自己的旅程……說停就停,說走就走……。

 

遇見靈熊,遇見美麗新世界

2007 高中組 佳作
姓名:蘇怡靜
學校:國立南投高中

 

遇見靈熊,遇見美麗新世界

法國現實主義雕刻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在故事剛開始時,書中男主角-柯爾,總是覺得世界對不起他,別人對不起他,他眼中的世界,都是負面的、有缺陷的。
   柯爾-馬修斯,是一個生長在不健全家中的不良少年。他的爸爸,是個酒鬼,常常打他;他的媽媽,只會打扮自己,卻對他疏於照顧。有一次,他搶了五金行,還把總是愛找他麻煩的同學-彼得.錐斯寇痛扁了一頓,因為這一次的「惡意攻擊」加上以前的不良紀錄,使他面臨牢獄之災。柯爾不想坐牢,所以參加了「環行正義」,卻搞砸了,他遇見了一隻靈熊,並且企圖殺掉靈熊,反而差點被靈熊撕碎、嚼爛。後來,他得到第二次「環行正義」的機會,這次他澈底的改變了自己。
   在書中,柯爾第一次遇見靈熊,他準備殺害靈熊,所以靈熊也傷害了他。當柯爾第二次遇見靈熊,他只是遠遠看著,而靈熊也溫柔的看著他,柯爾便從靈熊的眼神和一舉一動中體悟到生命的可貴和世界的美好。書中的靈熊就象徵著我們身邊的「菩薩」,這些菩薩就像鏡子一樣,然而不使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慈眉善目是慈悲,金剛菩薩,當我們想傷害他們時,他們使出霹靂手段,給我們當頭棒喝,使我們迷途知返。柯爾第二次遇見的靈熊,則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展現了菩薩心腸,當我們溫柔對待他們,他們便也溫柔的對詩我們,幫助我們成長。不管菩薩是用金剛怒目,還是慈眉善目;不管菩薩是使霹靂手段,還是展現菩薩心腸,都能幫助我們學習、成長。
   雖然我們可以靠別人的幫助使自己成長,但是師傅領連門,修行在個人。我們也要學習自我反省和與別人相處的方法,就像柯爾在「環行正義」中,藉由與靈熊的接觸,學會與人相處和自我反省的大道理。當柯爾第二次到達荒島時,他尋尋覓覓,就是找不到靈熊;他請教幫他送補給品的原住民老人,老人告訴他,如果他想要再看見靈熊,就必須先「隱形」;於是柯爾試著假扮成石頭等,但是沒有潔果。後來,他發現了真正的隱形,其實是以一種無我的心理去看待一切,他也再度遇熊。如果我們也都能用一種無我的心理來看待這個世界,那麼我相信我們會遇到更多更多生命中的「靈熊」,也可以聽到靈熊告訴我們世界有多麼的美麗。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2007 高中組 佳作
姓名:郭蘊愷
學校:北一女中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保羅.科爾賀,以寓言故事的手法,描寫著一個牧羊少年追尋自我夢想的勇敢歷程。它帶領著世界讀者探尋生命中的寶藏,更洗滌了早已蒙塵的心靈,使我們在汙濁的空氣中睜亮了雙眸,邁向通往天命的旅程。
   在故事中,和大夕數人一樣,男孩的父母期望他成為神父,這將會為他那平凡的農人家庭帶來莫大的榮耀,於是男孩就學了拉丁文、西班牙文,還有神學-這也成為男孩日後自學的基石。但在心中的某處,迴蕩著旅行的渴望,想用自己的雙眼,認識世界的風景人文,感受世界的心跳律動。那是無法抹去的光芒,閃爍在男孩眼中,亦閃爍在父親的眼底-但為了水和糧食,他不得不將它深埋,但它依舊存在。放棄成為神父,轉而當了個牧羊人。是的,一切只為了心中對旅行的渴望,也早在此刻,男孩展現出對夢想的執著和實踐的毅力,這也是為什麼撒冷王會找上他的原因吧!在羊群和寶藏之間;在已經習慣的東西和想要擁有的東西之間,男孩必須抉擇。黎凡特風持續吹著,混著汗水和夢想繼續吹著,天地正以宇宙間共通的語言向男孩訴說著,沒有什麼可以阻絆他,就像風一樣的自由自在,都只是邁向命運終點的其中一站,沒有什麼會失去,因為它們不曾屬於過你,想到這裡,男孩笑了。
   踏上尋夢的道路,遇見了背叛的朋友、靠夢而活的水晶商人,和無邊無際的沙漠,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同一隻命運之手所寫;一切的一切都是「Mark tub」,它以某種語言流傳在宇宙間好幾億年,如今卻被人們遺忘。但男孩懂得傾聽,懂得傾聽天地之心,就如商隊懂得傾聽沙漠,而沙漠檢視每支商隊,它們說著共同的語言-愛。
   愛,比人類存在更古老,比沙漠更悠遠的東西。它使得男孩口法諦瑪在桌邊邂逅,眼波交會,一切都成為「註定」,想起黎凡特風也曾混著女孩的香味,男孩早在尚未知道她的存在之前,就愛上她了,然而沙漠女人總以四處漂蕩的男人為傲,法諦瑪不要男孩為自己放棄夢想,要自由如吹著沙丘的風。男孩朝著永高垂於夜幕的晨星,再度邁步,而女孩的剪影已凝結在一滴沙漠裡晶瑩的淚珠中。

通往夢想的道路盡頭,依稀看見了金字塔頂端的鋒芒,此刻,男孩正開始一場與心靈的獨白。沙漠薀育了生物,生物餵養了飛鷹,而飛鷹餵養了人,人則豐富了沙,這就是愛。當人被愛時,人就可以創造出任何事物,甚至可把自己變成風,也因此錫可變成銅,銅可變成金,煉金術師呈現了天地之心的意義-萬物都可合而為一。但,萬物都有自己的天命,錫不需成銅,銅也不需成金,它們將會扮演自己的角色,用愛來奉獻大地,使生命更加美好。
   無花果樹依舊綻放,綻放於那黎凡特風中,風中夾帶著一個輕輕觸落的吻,吻在你我的心頭,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寶藏在等著他,而人類在生命的任何一階段都有能力去完成他們的夢想。不要忘記,沒有一顆心會因追求夢想而受傷,奇幻之旅正等著我們去開創。

 

動物農莊

2007 高中組 佳作
姓名:鄭娙妤
學校:私立南光高中

 

《動物農莊》共產主義的倒影

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二戰時期蘇聯的共產主義社會,那動物農莊這本諷刺小說可說是最佳選擇。作者歐威爾以隱喻的筆法,將共產主義如何從初期單純解放人民的理想到後期走向極權,並與資本主義大同小異的墮落描寫得淋漓盡致,加上作者使用淺顯易懂卻又意味深遠的各種譬喻及象徵,不僅讓明眼的者一時看就能了解作者的思想和立場,也大大增加了這本小說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一群以豬為首的動物決心脫離農莊主人長期的欺壓,起義奪得了農莊的主權,並把”邪惡的人類”趕出農場,建立了號稱”自由平等”的政權,而”豬”也從此成為統治階級,負責指揮其它動物做事,為農規劃未來,決策事物,並定下了”動物皆平等”、”禁止喝酒”; “禁止與人類往來”……等戒律。在豬的帶領之下,動物們無不辛勤工作,享受著”自由”、”平等”的生活。可惜這樣的日子維持得並不久。曾幾何時,豬開始享有特權,動物間也出現了等級之分,這樣的情形在一隻名叫拿破崙的豬當上領導之後變得更加明顯:牠修改戒律以便享有更多的特權,全面洗腦以方便統治,並除去異議份子。動物們在不知不覺中淪為在上位者工作的奴役,而不再享有自由平等,在飢餓勞累中,牠們發現和人類一樣穿著衣服、喝酒吃肉的豬。到最後,動物們甚至分不清到底是豬在流治牠們,還是和原農場主人一樣狡詐的人類了。
   馬克斯”共產”的理想原本是好的,他想構了一個”人人平等”的烏托邦世界,但卻低估了權力的影響力以及人性。改朝換代在歷史上層出不窮,無論發起人的出身如何或是基於哪個主義思想,在最初時都是以人民或是社會安定為其目的,最後也都因”權利”而腐化,然後被另一群人推翻。回過頭來看,共產主義最初不正是為解救受到不平等待的人們嗎?但隨著蘇聯的瓦解和中國近年來不斷的”改革開放”,難道共產主義是錯誤的,所以「消失在歷史的灰燼」?可是反觀號稱”自由民主”及實行資本主義的社會裡,難道就真的沒有不平等待遇和貧民了嗎?
   有人說過:「人類在歷史上唯一學到的即是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上學到任何教訓」,動物農莊的故事正是這句話的最佳注腳,作者甚至以”豬”來暗諷人類的行為和一頭豬並無兩樣。幾番閱讀動物農莊,我也不禁低迴自省,雖然現在的我還是個單純的學生,但在數十年以後我又會變成怎樣的人呢?人心是會變的,可是不一定變得更好,只有保持”我為人人”的想法,無論我們身處在哪種主義下的社會或在上的領導者是誰,這個世界的和平及人們之間良好的關係才不會改變,這也是我們人類接受教育、詳讀歷史的真正意義!

 

少年小樹之歌

2007 高中組 佳作
姓名:陳品蓉
學校:北一女中

 

聽《少年小樹之歌》

這是一段再動人不過的音符,譜出印地安少年小樹和他的山、他的民族,與他的成長一曲行板。距離上一次讀這本書,已經三年了。三年,我從國一生戀成高一生,從稚拙變成青澀,但就在三年後重新翻開小樹的這一刻,我踏實地感覺到,有什麼沒變的東西。圓潤、光滑、小巧但存在著令人安心的重量,像在手裡握一枚雨花石。
   聽音樂的時候我總習慣輕輕地跟著啍起旋律,但這首歌是安靜的歌,所以我總是擔心自己的呼吸聲會打擾了風的囈語、雨的呢喃。小樹的步伐就是自然的節奏,我偷偷地跟在他身後,偷偷地許願想要過和他一樣的生活。小樹對我說起山背上的月亮,於是我感覺一湧銀白色的水涼流過我的臉、我的知覺。我在小樹身旁坐下,此刻我和老鷹泰坎、和小溪蕾娜、和爺爺並列著,我們都感受著黎明、感受著山的復活。我和小樹一起算術、聽奶奶讀馬克白、看牆上的影子演出一幕幕故事。多麼希望日子就能像這樣下去,多麼希後,和小樹一起停留在他的童年。
   淚之途的一端,我目送查拉幾人的身影隱沒在視繳內的最後一點,眼淚已不記得是落在哪一頁上。淚之途的確是個多麼浪漫的名字,而且的確也沒有任何句或歌能夠描寫走過淚之途誰的心情。這是一條太的道路,我不能同查拉幾人尋找他們被竊據的山和夕陽,他們仰望天空的眼睛裡有一抹灰色,但我知道他們不會讓我看見淚水從面孔滑落,……我不能同他們,走完這趟堅忍的憂傷,但我知道淚之途的終點,細小的字刻在山胡桃樹的枝幹上,烙印下所有的靈魂。
   爺爺走了,奶奶沒有哭,而我又懦弱地哭了。輓歌奏起,和小樹一樣,我知道這一早就會來臨,但我不敢相信就是現在。爺爺走了,小樹就要長大了,我明白我也必須長大了。孩子常常會希望自己快快變成大人,然而我好希望可以不必長大。終究歲月還是過去了,留下淺淺的痕跡。
   憂鬱男孩追上了爺爺,而我追到了什麼,又能追到些什麼呢?
「奶奶說,當你發現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給任何你遇見的人。」我是都市的孩子,雖然我看不懂星星,但我多麼渴望星星閃爍的光芒。於是我唱起小樹之歌,一首生命與愛的謳歌,像一幅柔麗的水彩畫。

追風箏的孩子

2007 高中組 第五名
姓名:黃驤汶
學校:私立港明高中

 

生命的風箏-《追風箏的孩子》讀後心得

風箏,安逸地徜徉於廣袤的蒼穹,宛若小鳥們展翅高飛,往往賦予人優美不失清幽的意象。其實,人人生命中皆藏匿了一只風箏。我們,卻不曾探索它翱翔的點滴。
   由作者卡勒德.胡賽尼沉穩的筆調,緩緩流露了兩個孩子的故事。十二歲的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其死忠僕人哈山,從小一塊長大,情同兄弟。然而,一場風箏競賽之後突發的暴力事件,破壞了親密情誼,從此可遺忘過去,但關於哈山的回憶仍縈繞不去。為了贖罪,他終於再度踏上暌違多年的故鄉,希望能悉力彌補哈山。
   阿米爾的風箏,彷彿邂逅了狂風暴雨的壞天氣,搖搖欲墜。他所追逐的,並非比賽的冠軍,卻是渴望撫平傷痕後的雨過天青。愧疚,怎不使人懼怕呢?一旦陷入那泥淖裡,掙扎,無可逃竄回,回頭的機會門都沒有。哈山的陰影化作一片濃厚烏雲,頓時籠罩於紙鳶清晰的表面,波瀾了情感的漣漪。悔恨,無所不在,卻飛不離苦悶的深淵,越不去哀怨的漩渦,一切的一切……疾首慼額。難道說,他的風箏唯有一片天,一片闇懦的混沌天空,無遠弗屆嗎?
   並非如此。我們的風箏涵蓋了包羅萬象的境界,事業的世界、戀愛的世界……等成千上萬個與生命息息相關的彊場。它所存活的信念不在於繩子釋得有多長,自己攀升得有多高,而是能否秉持決心勇闖,闖過繾綣的障礙,嶄露鋒芒。誠如海倫凱勒言之:「人格無法在平和中養成。獨有經歷試煉與折磨,靈魂才得以強韌,視野才得以明晰,雄心才得激發,而成功也才得以獲致。」一線裁不斷的杵臼之交情誼,即使阿米爾卸下擔子一刀兩斷,厭倦承受罪惡的禍害,他-背後的掌繳者殊不知天際殞石劃落的壯闊,不解失了焦的風箏面臨現實攻伐時的那一瞬間,將變成無可闡述的惶恐、棘手。豪放不羈、無拘無束的妄想,終究淪為跌撞粉碎的下場,慘不忍睹。阿米爾放不開的回憶,正是這只像脫韁野馬的風箏,一再地自我沉浸在陰霾處,直至年長後收養哈山的遺孤,稠悵的桎檔才消弭。他曾一度忘記周遭張牙舞爪的惡煞,防禦的動機亦昇華了。他匱乏的是那分填補缺憾的勇氣,以及由挫敗經驗累積的珍貴薰陶。這些橫互在眼前的荊棘,正要幫助我們挑戰極限,讓自己推向人生的顛峰啊!
   現代青年人懵懂又沒見過世面的悟性。伴隨著父親陳列的星空與母親滋潤的微風,平安無恙的風箏享受著飽經世故的依靠,逐漸成長。華德迪士尼說:「年輕人的字典中,沒有『失敗』兩個字。」但,青春男女何嘗明白所謂的失敗?如同年少傲氣凌人的阿米爾,淬礪實在太菲薄;風箏上,更尋不到一絲毅力雕琢的痕跡,依舊晶瑩剔透。
   風箏,安逸地徜徉於廣袤的蒼穹,宛若小鳥們展翅高飛。其實,人人生命中皆藏匿了一只風箏,一只為期許翱翔,為理想奮鬥的專屬風箏。

香水

2007 高中組 第四名
姓名:黃翌婷
學校:北一女中

 

掩蓋在香水之下

只一滴落下,迷倒千萬眾生,萬般罪惡,滿手腥血在剎那間洗滌歸零,換上醉人心脾的滿室芬芳。摧落千百花瓣,煉那一縷花魂,幻化成一個絕美的名稱—香水。
   我們無法去想像,如果自己是毫無氣味的。我們利用氣味去辨識自己,像一層輕柔的保護膜,以氣味籠罩自己、標示自己。無論撫摸、呼吸、輾轉反側都留下一個名字代表,我。若沒有氣味,沒有氣息,走過要如何走過?留下又該如何留下?風過水面了無痕,仍有激起的餘波燙漾。但沒有了自己,又要如何證明自己的存在?或許是幸,或許是不幸,葛奴乙天生敏銳的嗅覺讓他分辦橘子的清芳、玻瑰的豔明,成千上萬種的物品通過,他的鼻子宣示它們的稱謂,他卻唯獨找不到自己。自己,在嗅覺中是一片虛無。於是,從中明白他對香水的執著。以性命為代價,換來刻上名字的無形靈魂,也在此中,宣告一種兇殘的愛戀。
   或許這種戀慕不是一種殘忍,對葛奴乙來說,存在永遠只嵌在芬芳之中。如同壓榨花朵換得幽香,葛奴乙以生命的掠奪交換。以最迷人的少女,最甜膩的青春作基底;年輕的羞澀作前味,春春的嬌蠻、活力合成中味、後味。合成令人心碎的香水,葛奴乙與少年有了最私密的接觸,以一種最直接的佔有擁有了少女。葛奴乙是愛、是戀,是傾仰也是羨慕。真正的擁有,到底應該如何解釋?這是抓不住卻真確存在的佔據,以葛奴乙之手,擁抱被留戀的靈魂。令人戰慄的戀慕。
   葛奴乙究竟在追求什麼?書中沒有明寫,但我們透過旁觀者的角度去體會。我們看見他走入香水鋪,看見他煉製香水,看見他的一舉一動。但葛奴乙有沒有真心的笑過?他的出生彷彿是一場災禍,母親放棄了他,世界遺棄了他,最後,連嗅覺,這個他唯一擁有的,也否定了他。我們如何去責備一個人去證明自己的存在是一個錯誤?葛奴乙以自己的方式捉住命運,卻拉開瘋狂的序幕。誰是誰非?當眾人朝他跪拜,因他而瘋狂,一切的故事都染上奇異的色彩。出於愛,世界丕變。
   打開香水,令人痴迷的香氣瀰漫,蓋上第二層精緻的皮膚,內心的顫抖依舊,蒼白的臉孔襯著血紅的雙眼瞪視香氣飄散的奢華嘴臉,瘋狂,出於愛。香水,掩蓋了罪孽,構築了痴狂。徐四金以香水,劃下豔麗的芬芳。

 

華氏四五一度

2007 高中組 第三名
姓名:黃彥瑄
學校:北一女中

 

燃燒的書頁-讀《華氏四五一度》有感

華氏四五一度,紙張的燃點,所有的文字都將毀去,書頁化作一隻隻黑蝴蝶,在最華麗的燦爛中化為灰燼。也許有形的書本燒得盡,但人們追求知識的理想又怎能焚燬得了呢?
   這本小說的雛形乃是雷。布萊伯利在圖書館地下室完成的,一如沒有人能猜得到這位年輕作家腦海中盤旋著將頭頂上排排書架燒掉的詭異想像,主角孟泰格心裡的幾番曲折與掙扎亦是超出身為讀者的我們所能預期的。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文字功力,即使是不嗜科幻的讀者,也必會為他優雅犀利的用語讚賞不已。未來是個沒有火災的世界,消防員要滅的是人類智慧的靈光,焚書成了最簡單快捷的手段。繼承祖父與父親職業的孟泰格開始懷疑這一切的正確性,儘管手中持有點火器,他卻對他曾燃掉及將要燃掉的書籍產生了致命的眷戀,不顧一切的挑戰起整個社會的價值觀。
   促成這全部的是一個年僅十七的少女克拉莉絲。她是孟泰格的鄰居,聰明而漂亮,擁有一個孩子所能擁有的一切優點。她是那樣的美好,但卻被放置在錯誤的年代,最後的下場全成了曖昧不明的耳語:是單純的失蹤,或是死了?沒有人在乎和關心一個被當作瘋子的女孩。但當孟泰格極力想找出她的下落時,證明了她的身影確實驅走他心中的黑暗與不安。身為一個點燈者,她是成功的,儘管年輕,她卻是故事中最睿智的先知。
   若讓我挑一樣東西來比喻書,我會選擇「流沙」。也許吧,思想或多或少帶著危險,但你一旦觸及,便沒有收手的機會了,你能做的一切就是越陷越深的讀下去。如果我們瓦解了人的智慧,我們的心靈是否能真的贏得平靜?正如火滌不淨那些罪名,失去了提升的契機,人只是追逐刺激和享樂的獸,再也不知平靜為何物。我們永遠也感覺不到真實快樂的純淨美好,只留下反射性的反應、反應、反應。
   頁與頁之間刮起了風暴,而一場消息遭壓制的戰爭已悄然來到—它真的安靜,而城市卻為之傾圮。隨著煙塵落定,消失的克拉莉絲、死在孟泰格手上的隊長比提及他曾經的妻子蜜莉,他們的剪影重新會合再離去。圍繞著孟泰格,在數週之間改變了他的一生,同樣的演員、同樣的舞台,僅是有了書的滋養,全部的一切均成了他的契機。緣起,不滅。
   在最後的最後,孟泰格和一群知識份子一同流浪著。他們記憶著一個又一個的意節,直到能將其付梓的一天。追逐著,曾經走過,只要人類存在的一天,智慧的薪火必會不斷傳承,也許它會遭遮蔽而晦暗,但它永不熄滅。

 

城南舊事

2007 高中組 第二名
姓名:盧宛孜
學校:北一女中

 

城市的記憶-讀《城南舊事》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最後幾個字轉入心窩的時候,不自覺的,用雙手捂起自己的臉。就像英子--很難確定,自己適不適合回憶的生活。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便似懂非懂的穿過海峽,浮潛般徘徊在北京地的上空,遇見湯匙狀的胡同、望向馬車揚起的煙塵。《城南舊事》是我堅決不輕彈眼淚的固執歲月,讀來總撥動感性之弦的悅音。接著幾年前以觀光客的足跡,踏上北京城南。
   胡同的「湯匙柄」彷若被折斷,在北京市區那曾經繁榮擾攘的街道上,只能懷古、帶一絲模糊的稠悵走過特意被標出宮廷古蹟--而且懷「古」時注定要感嘆千百年前的秦漢三國一番。深刻發覺自己「也不再是小孩子」,應該就是在城南斷裂的胡同轉角(雖然要把我認同為北京人也得同樣回望渺茫的魏晉山水),看英子約定「看海去」的草叢成為工地;看我們向近代的回憶告別,竟是為了延伸遙遠的所謂「歷史」。
   《城南舊事》在烙上城南足印之後,便不僅僅催淚,更使得我開始尋找「城市的記憶」。身為都市人,一旦離開了童年,似乎就會忙著撿拾城市的記憶。也往往是那個時刻,才殊途同歸的擱淺在凝滯的過去裡,感嘆啊吟唱啊。在北方,托爾斯泰鋪陳一段斑斕真摯卻略顯早熟的<童年>,讀來感覺是柯慈《少年時》裡那樣矛盾又躊躇的「每個人都如一座孤島」。英子樸實的語言也充滿哲理與深意,但予人的感受卻截然不同、較接近於孩子純潔而天生的聰慧。那是還未在生活裡掙扎的心靈,把社會看得更透明透亮。
   《臺北人》與《城南舊事》的聯想,則是「《小王子》式」的。來自同時代的歷史背景,而剛好相反的空間轉換。其實無論在海島或大陸,北京與臺北的新住民在適應新生活時,怎麼也淡忘不了故鄉。「也許你不明白在美國我想家想的厲害。那不是一個具體的『家』,一個房子、一個地方,所有關於中國記憶的總合,很難解釋,可是我想的厲害。」白先勇在另一時空如是著筆。然林海音女士不同,為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不一定存在濃濃的「文化思鄉」,卻把一座城市的記憶變得俏皮--「每個人的童年不都是這樣愚騃而神聖的嗎?」
   花兒落下時,「書中的每一人物都離我而去了。」身在城市,足跡去了風貌便也改了。那是悵惘嗎?或許還有更可貴的回憶徘徊著;讓我們有天身在另一座城裡,依然難忘「惠安館」的情誼、過客「蘭姨娘」的生命插曲、書寫「我們看海去」、或者心情複雜卻不掩天真的再嚐一口「驢打滾兒」……心靈的童年這就到來。那我也要放開蒙在臉上的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