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世界的觀眾:在當代繪畫的手—眼之間

文/ 許鈞宜

在今日,我們已難以將「世界」理解為某一整體或存有的統一性(ontological unity),而是將其視為一個錯綜複雜的再現機制,或者說——某種由無盡的中介(mediate)與延遲構成的過程。日常將裂解於圖像、電影、新聞畫面、檔案等各種影像內,世界即化為一道稀薄的佈景展開於眼前。所有人在這偌大的影院裡反覆離席、入座,而在其中,某些觀眾則不斷徘徊,以自身的視角觀看著無盡的影像。

 在第十八屆的龍顏藝術創作獎的入選作品中,彼此形成了當代繪畫的微觀切面,體現出繪畫如何成為一處中介地帶——混雜著多種差異與衝突的經驗,重新梳理個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反映出繪畫在今日所面對的迫切問題。本次獲獎的創作者,皆對當代社會的社會情境、視覺文化、技術網絡有著高度關注,並以此探討繪畫的可能性。

★如同呂明軒的作品,即有意識地在繪畫具備物質性的「圖像」與網路空間上虛擬的「影像」之間進行辯證,藉由繪畫介入了網路上所截取的原影像,顯示出今日無時無刻被製造成影像的生命狀態。

楊承諺將自然生態的偶然生成置入繪畫當中,讓蔓延的植被疊加於理應獲得清晰觀看的主體位置,以此顛覆過去潛藏在風景繪畫系譜中,人類以構圖、景深所建立用以支配自然的再現法則。

林芃則聚焦於神話、傳說等集體記述結構的問題,呈現失真、曲扭的空間感知,使得畫中人物成為遊歷於巨大敘事底下的角色。

★啟發自詩的文學經驗,李兆起的畫作直觀地創造出倒置、變形的物件與風景,在輪廓形貌的任意連接之間,探觸著語言自身的不確定性。

吳柏葳更視繪畫圖像為牽涉各種媒介經驗、視覺技術等聚合體,以日本特攝電影的發展為背景,將電影原先製造奇觀及幻景的程序內化為繪畫創作的核心,思考著圖像的異質屬性。

在創作者—觀眾的重疊下,繪畫不再是手與眼對於對象物的集中運作,而是意味著在看—畫之間不可忽略,同時彼此影響的龐雜經驗。在此,畫布亦是窗景、銀(螢)幕或劇場,同步地表露出藝術家自身的創造,卻又反映世界的局部鏡像。藝術家採集著日常在個人意識中所產生的印象碎片,而繪畫的多樣語彙(無論何其抽象、任意)則成為重新校準我們與世界之關係的工具。他們一方面呈現自身所關注的風景,同時亦讓觀眾看見隱藏於現實間的空隙。

這些作品彷彿正以某種無人稱的狀態向我們提問——你們從那邊到這邊來,都看見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