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國中組 佳作
姓名:林靜婕
學校:宜蘭復興國中七年九班
書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自由究竟是什麼?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與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我們給予孩子成長空間,為它鋪蓋最溫暖、綿密的被窩,並點上許許燭火,照亮內心且引領光明。然而,保護與占有只有一線之隔,過分的規矩,便使得原本溫暖的小窩瀕臨瓦解。
「多吃魚,你將來可是要當醫生的人欸!」、「你跟你妹哪一個要當醫生,哪一個要當藥劑師?」父母的問題永遠周旋於這種「高等的未來」,此行為就好似搬動一顆顆自己都認為笨重的岩石,然後逐一放在孩子的背上,並拍拍孩子快沉受不住、傷痕累累的背肌,高舉旗幟大喊:「你可以的!」、「你做得到!」這種符合長輩期待的話語,即便我掩耳閃躲,依然如雷般大聲且刺耳的震破耳膜。
思想不夠純熟的我們不能夠坐擁想法,為了爭取最佳利益,頑抗向爸媽抵抗的最後下場總是不了了之,主宰、做決定的似乎都是大人──已躍過二十歲的大孩子。六歲的我期待自己邁入二十歲的旅途,能夠主掌夢想的風箏,要它飛多高就有多高。但現實的我放棄了曾經令我激動的想法──當一名警察。以前我毫不猶豫地將「警察」這份工作放在未來的規劃裡,幻想自己穿上警察制服及戴上警帽颯爽的模樣。但我心裡所想的似乎與爸媽純然不同,他們將「希望你做到的事」作為理由擅自遮擋轉角後的道路,排列一個個亮橘色的警示三角錐,並告訴你「此路不通」,原先的理想取而代之替換成他們的夢想,如此行為讓我對於自己的未來更加迷惘。
父母認可唯獨不停地向上攀升,才能在「適者生存」的定律下存活,並加以奉行,為了讓孩子成為社會的領頭羊、佼佼者,花費了金錢、心力與口舌將孩子培養為他們口中的「人生勝利組」──成為醫師、得到高薪。當所有負擔強押於看似堅韌的盔甲下,不論事物的好壞,一直到盔甲破裂前,孩子們都得照單全收,心理的負擔依舊如同已吹鼓的氣球,卻扔持續脹大。我並非想要這樣的人生。
即便如此,內心依然有股動力驅使著我,使我渾身充滿幹勁,握緊拳頭、猛烈一拳,迫不及待打破既有的框架與未來的限制,這種力量全源自於我對自由的渴望。是以,自由不能當飯吃,更不能讓你在社會中立足,卻可以引起你持續追求未來的熱情。目前的我仍反覆確認立場,在一個同時是學生及女兒的身分底下,我如何做出抵抗,但又如何百依百順的跟從父母安排的行程表,進行他們認為「可行」的事?正因為擁有自己的思想,在眼裡看來父母認定的未來是陰暗、混濁的,因我們封鎖在現實中,自由才顯得那麼不重要。若夢想是為了我而達成,那為何自由不能因我而實現?
作者吳曉樂寫道:「我們都是為了取悅母親寧願委屈自己的人」。親與子的心結莫過於互相綑綁,我們是否該思考社會將「高成就」與「孩子」綁得過於緊密?日常口角或許只是芝麻綠豆的小事,但當爭吵延伸到考試成績、總評分這類社會的實質面時,我們如何減少過多的壓力累加在孩子的未來上?當我們意識到孩子的獨特,將他們視為「有價值的珍寶」,如此他們才會綻放光芒。一味的壓迫,看到的可能是孩子眼裡的恐懼、膽怯。當孩子的想法缺少旁人傾聽,任人都認為這是件稀鬆平常的事,而這不正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嗎? 折線圖上的成績表現會有消長,但人的夢想不會,因為時間是推進的,同樣站在一個起跑點上,境遇不同、調適的態度不同,呈現出的人生樣態也就不盡相同。自幼開始對於夢想的追求,始於自我意願作為根本,故強大的求知慾與訴求,全憑個人堅定的意志推翻刻板印象中「成功」的定義,若連自己都沒有信心抓住眼前的機會,想必夢想也不會來到你的面前向你招手。夢想的軌道全憑自己創造,而非他人締建。
或許爸媽時時掛在嘴邊的醫生、藥劑師,總有一天會有變化,不再是他們所認為的最佳工作 ,我們能自己做決定,決定自己的興趣、工作甚至是未來。當我們選擇掙脫他人的掌控,追求所謂「無拘無束」的自由民主,更應當放下框架,追逐自己的理想,重新正視父母為自己設下的侷限,並加以改變,那渺茫的自由遲早會降臨,重新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