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現在與過去永無止盡的對話

2019 高中組 佳作
姓名:程心
學校:雲林縣麥寮高中五年三班

        我們「被教會」要記取歷史教訓,但卻不一定真正理解歷史背後的成因。史書裡的字句成為歷史人物的標籤,但事實果真如此嗎?自以為透過歷史知識就能蓋棺論定,區分善惡二元,但更深入探討歷史人物,在生命關鍵時刻,面對人生抉擇時,誰又能通透知悉他內在的動機?作者在書中不斷問讀者一個問題「在歷史上的那一刻,如果是你是他,你會怎麼做?」歷史是現在與過去永無止盡的對話,而開啟對話的立基點就是「設身處地」,以歷史知識為依據,過程中再加上批判思辦,形成自己的觀點,最重要的是擁有換位思考的同理心以及開放包容心態,這場對話才能永無止盡。
        卡里.紀伯倫曾說過:「人最真實的一面不是他所展示給你的,而是他不願展示給你看到的那一面。你若想理解他,不僅要聽他說過的話,還要聽他從未開口述說的話。」這句話也適用在歷史解讀上。每件事都有時序先後,局部全面、利害關係等結構,有時未開口說出的話,反而是關鍵所在,所以讀歷史,也要注意在表面的言行之下,每個人隱而不顯的那一面又是什麼,進行反面資訊的換位思考,了解作者意識,從歷史人物或是史學家的角度出發,才能推敲他們想要表達的真正意圖。只有兩面都理解,才能更明白真相究竟為何。中國文化認為萬事萬物皆有兩端,就如同中國的太極圖,這終極的圓,也是由黑與白的對立所組成,因此與歷史的對話必須能涵蓋陰陽、虛實、正反、表裡。全盤檢視才能擁有觀照生活的智慧。
        歷史是由一連串的前因後果形成的,凡事一體兩面,歷史上,誰想讓位,誰不想讓位並沒有絕對的對錯,誰善誰惡沒有標準答案;書中太伯文身、刺青看似不孝的舉動,實際上是為了表達讓位的決心,完成父親的遺願,不孝之孝更不是非黑即白。當代的社會議題也是如此,現今社會層出不窮的假新聞充斥人們生活,主觀意識強烈的報導隱含的究竟是善或是惡沒有絕對,誰善誰惡更沒有標準答案,也並非是非題。《我們與惡的距離》一劇中的經典台詞:「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你有標準答案嗎?」正可說明從古到今,故事中的人比起黑白都更接近灰,而你我,又豈能用自以為的知識論誰黑誰白?善惡是一道混色的光譜,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呈現著微妙又曖昧的灰階。欠缺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一不小心,我們就走進惡的一端,所以真正的邪惡隱藏在欠缺思考的平庸之中。
        歷史像一條河,我們無法挽留逝去的河水,卻可以從河水中看清現在的自己。,唯有學會對事件進行脈絡式的思考,設身處地、同理換位的理解,才能在轉動飛快的世界,日新月異的知識叢林中,與歷史進行永無止盡的對話,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曉得要往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