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國中組 第五名
姓名:林琬芹
學校:新竹市建功國中二年五班
小時候,大人總要我們背誦詩詞。沒有原因、不知含義,就這樣懵懵懂懂、照著老師說的,把它們逐字逐句背下來。於是在背詩的過程中,我們年紀愈來愈長,同學們也開始不滿了。「背詩又沒有用處」、「無聊透頂,令人想睡」、「其實有個詩人還不賴,那就是屈原,畢竟他好歹讓我們放了個端午連假」。如此這般,抱怨連連,甚至還出了那麼一句「苦中作樂」發言。問題來了,我們背詩、讀詩,究竟是為了什麼?
「翻牆讀唐詩」作者六神磊磊,透過他平易近人卻又摻雜美感的文句,娓娓講述從初唐至晚唐的軌跡。他帶著讀者大略遊遍唐朝文學史後,使我清晰地「感受」到了問題的答案。
讀唐詩,不需時光機,便如親眼會晤千年前的景色。靚麗的、壯闊的、市井的、殘破的,將大唐一覽無遺。讀唐詩,我們也一邊感懷詩人經歷的苦難、歡愉,看到「輕舟已過萬重山」便覺雀躍,見了「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便覺惆悵。讀詩無需理由,它就是美地引人注目,讀來歡喜。
背詩,是為了能在遭逢坎坷時鼓勵自己「長風破浪會有時」、「天生我才必有用」;是為了能在未來出外打拼無法回鄉時,感嘆一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更甚者,只是為了能在下著一場綿綿細雨的早晨憶起一句「渭城朝雨浥輕塵」。背詩是用來長大後體會它們的美,只可惜有些人早已把古文冠上「無趣」的標籤,著實可嘆。
雖說可嘆,但我也是直到升國中後,才慢慢開始學會欣賞部分詩詞。縱使不懂那些浪漫詩句的意味,依然無可救藥地愛上它們給人的感覺。如李賀、李商隱的詩,總是看得一知半解,但是仍然沉浸在他們的美學中,遲遲不肯離去。而杜甫、白居易那類憂國憂民的詩句,我們學生總嫌它們沉悶,不願多讀。直到我看了這本書的作者,寫的三篇關於杜甫的文章。
他說,杜甫生前未享盛名,沒有當官,過了半個世紀被元稹發現他的詩文後,才聲名大噪。當時看完那篇極為震撼,杜甫難道不是詩聖嗎?竟然不如詩仙李白般名聞遐邇。又說,杜甫一生深愛他的妻子,沒有納妾,不去青樓,是唐朝中最伉儷情深的一對。還說,杜甫寫的不只如記錄片般的詩句,專寫關於女性的詩也有寥寥幾首,但是可以寫出「情聖」的段位:他愛妻子;他能理解一名佳人,做她的知音;他諷刺楊家奢侈的麗人。
三篇全部讀完後,我愣住了。從一開始同情他,轉而佩服他的人品、他的詩句。這些故事,課本、老師都沒有告訴我們,那我們怎麼可能喜歡上這位詩人?從課本學詩,也許如同管中窺豹,根本無法看見詩人全貌。例如王維雖與孟浩然並稱「王孟」,是山水田園詩人。可是事實上,王維其實很會寫邊塞詩,比被貼上「邊塞詩人」標籤的王昌齡寫得還多。除此之外,詩人們還有許多我們從前都不曉得的小故事。我可能因為那些詩人的生平、個性、行為而更加崇敬他們,更瞭解他們,也因此對詩人產生了親切感,而不一定是因為他的作品。
一個個小故事所闡述的是關於一位真正存在過的人,他的所做所為與經歷,是令人著迷,尊敬,髮指,捧腹或嗟嘆的。讓後世的我們了解,「千年前的文人不一定是偉人,但是,他們一定是在亮麗詩句的背後,最真實的一片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