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國中組 第三名
姓名:蔡丞亮
學校:台中市惠文高中國中部 二年七班
十六年前的青春歲月,這位良師益友循序漸進地帶領一個初入社會的新鮮人活出自我;十六年後 ,已是白髮蒼蒼的教授,再度與學生重逢於一門名叫「生命」的課程......
身體無力的癱在輪椅上、話語聲沙啞微弱、臉上佈滿著皺紋與疲憊,書中的教授備受漸凍症所苦,在每日逐步走向死亡的壓力之下,他仍不忘教育的本業,努力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希冀能改變他人的價值觀。而執筆寫下此書的作者正是當年與教授於大學裡結識的學生,在社會中闖蕩後,回到生命如風中殘燭的教授身旁,他們開始像從前一樣談心。在生命垂暮之時,教授運用了十四個星期二,傳授給作者一輩子的生活智慧結晶。
作者如同現在社會上的一般人,在現實的摧折下,一昧地不斷追求著心中所嚮往的職業、榮譽 、成就,年少時所許下的志向與抱負早已消失在忙碌的生活中,而家庭、人際、事業壓力則始終是一大負擔。如果他與教授一樣罹患此病,當面臨死亡的脅迫,身邊的一切是否又會是最在乎的 ?當知道自己的生命將行至盡頭,面對的態度會是解脫抑或悲哀?生命中究竟是什麼最值得珍惜 ?錢財乃為身外之物,只幫助我們物質上的享受而非心靈上的滿足;美貌僅為短暫的膚淺追求 ,年老體衰後也就沒有人真正在乎;智慧雖可促使個人的進步,但卻拯救不了無可挽回的生命垂暮。那麼,生命究竟是為了什麼?
書中曾有一段是這麼寫的:作者好奇地詢問教授倘若他的生命剩下最後一天,他會選擇如何度過這二十四小時。教授回答他會邀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前來參加一場盛宴,與他們真心地交談,並在喜悅之中沈沈睡去。作者原先認為這個答案過於普通,但後來細想,或許這就是因為普通,才彰顯了它的價值。多少的日子裡,我們不曾與家庭好好吃一頓飯、和朋友開心的談天說地,而是投入那些繁雜的工作之中。追求成就固然值得稱頌,但汲汲營營的日夜努力卻會使我們失去許多 ,或許我們最需要、最渴望的不過只是普通的與親朋好友們聚一聚罷了。此外,教授是一位樂觀進取的長者,在得知罹患漸凍症後,他慢慢從「為什麼是我」的陰鬱中走出,慢慢調適為「善加利用剩下的時間,檢視自己的一生並分享給他人」。他在面臨生死大關時能如此隨遇而安的改變心態,著實令人佩服。反觀現今,我們總是在每次的挫折中放棄,不停自怨自艾,何曾真正反省並改變自我?
「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教授曾語重心長的告訴作者這番話。乍看之下矛盾的語句,實則隱含著深刻的哲理。生命乃是為了自己而活,正是因為面對死亡,才更懂得珍惜此時此刻,無悔地度過餘生;因為失去所有,才能更勇敢知足、毫無掛念的迎向每一天的朝陽。教授與作者謳歌著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震撼我們的心靈,改變我們對生命的認知與看法。也許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因人而異,但無可否認的,唯有真正了解死亡的真諦,才能把握住每個在人生中可能錯失的那些遺憾與悔恨。了解死亡,死亡將不是一種恐懼,而是警惕,時時提醒著世人活在當下、珍惜片刻的重要性,進而交出一張滿分的人生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