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看不見的城市》

2012年高中組 佳作
姓名:盧璟誼
學校:建國高中 二年級

  常有人說:「應該在每天回家的旅途中,選擇一條不一樣的道路,這樣,你才能有全新的感受和體會。」但是,我卻會說:「一個真正的旅者,一個真正用心在感受這個世界的人,是每天走在相同的路上,卻依然能在其中看見不一樣的風景,像是走在一條從未行經的路。」
或許,能讓這些「心靈體驗者」看見「不同」的原因,是城市與人們之間的關係,或許簡單來說:城市是由人們而構成的。
  在裴在美的《老實說,關於西雅圖》中,有一個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的概念:「城市其實是非常個人的。如同我某篇文字裡所寫:好比裝在杯子裡的飲料,盤子裡的食物。即使我們用同樣的杯盤,內容卻可能全然不同。」最後下了一個最好的註解「每一個住在這裡的人,擁有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城市。」像是那座工業化的模里利亞,不同時期的人們擁有的是不同的他,因為當一座城市在解構,重組或重疊之後,城市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他與人們的連結。因此,他甚至可以存在於過去,只因為存在於那些過去記憶的連結之中。
  城市,除了元素與元素,讓他不至於崩解的,其實是與人們的那份關係,而一旦與人有了連結,他和人們就開始會互相的影響,為彼此注入全新的風貌和個性,城市在這之中就有了生命,一座有生命、有記憶、有故事的城市,或許才算是一座真正存在的城市。因此,我可以說,城市因人而存在。
我認為,每一座看不見的城市,都是不同的象徵:你可以說他是組成城市的元素;你也可以說那些是一個個不同人們所構成的模型,象徵著人們與城市以各種方式的連結。
  如果一個城市失去了構成他的人們,他還能維持著成為一個城市的意義嗎?我想,他應該會成為一個空?,帶著建築物,帶著城市該有的一切元素,但是,他會隨著人們的到來而改變它的面貌,就像,那些「連綿的城市」:楚德,是最乾脆的代表,就如同你在無數個空殼城市裡遊走,當你在機場降落時,卻只會發現你到達的是另外一個楚德。
  另一座連線的城市──普洛柯比亞,或許是另一種象徵。每一年,馬可波羅都會回到這座城市,他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發現了自己的身影,年復一年,城市的風光消逝了,只剩下無數的他。我認為,這個城市,就是人和城市互動最典型的例子,當你越來越熟悉一個城市,這座城市也會因你而受至影響,他會開始反射你的面貌在其中每一個角落,最終,你會發現這城市已然充滿了你,或者說,你已然成就了這城市的面容。
  一座看不見的城市,不一定是和一座城市相對的,他所代表的意象可能在好幾座城市之中出現,就如同模里利亞,一座在記憶中存在的城市,在舊明信片中的鄉村氣息城市,已不是「現在的模里利亞」的過去,這不就像是世界上每一個經歷過工業化的都市──舊的城市已經死亡,而新的城市早已誕生。
而一座城市,也可能包含著許多看不見的城市的部分。城市,都是由不同的元素所組成,所以你能在一座城市裡,看見《看不見的城市》曾經描述的種種性格,而且不只是一種,像是在台北,你可以看見一絲悲傷之城瑞薩,但那不代表台北是個悲傷的城市,因為在哲學家說悲傷之中有一座快樂的城市,而快樂中有一座悲傷的城市,兩者都察覺不到彼此;有一天,我還發現他和詹諾比亞如此的相像,那些重疊而上下起伏交錯的高架橋,就如詹諾比亞那些懸吊的階梯,那些重重疊疊生長而出的城市結構,那些具有層次性的元素,在城市裡如蛛網般,如曬衣繩般懸掛著。
  閱讀一本《看不見的城市》,看世界上所有看得見的城市,你將看到的是,所有人和城市間的巧妙互動,他們就如同希臘神話中神與人的關係:城市也是深具人性的,而人與城市間是不斷的糾纏與交錯。城市由人而建構,同時你也可以說,人由城市而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