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中組 第二名
姓名:鄭佳怡
學校:台北市/北一女中 二年級
總是擺脫不了「我死後,世界便不再轉動」這種狂傲的想法。短淺的思路容不下另一個未知世界的存在,曾經,我視萬物之靈的冠冕為理所當然,亞當和夏娃是罪惡的源頭,但上帝保證過從這不淨源頭汨汨湧出的,會是衪揀選出的清泉嗎?
《群》就是一片渺無邊際的汪洋,即使我這輩子真正碰過那倒了鹽的水的次數遠不及在游泳池畔度過的,攤開書,我就能感受到高滲透壓的水榨乾捏皺著佈滿乾渴毛孔的皮膚。這黑暗、陌生、神祕的水真的和我活在同一個當下嗎?它既不是陽光、沙灘、貝殼,也非釣桿、漁網或任何載著馬達的噪音在水面奔跑的交通工具,它甚至連生物課本裡的遠洋區都不是,說實話,我不很喜歡超出理解範圍的一切。我不習慣渺小。
打從有能力思考開始,我從未懷疑過人類能解決所有問題、理解一切真理,就算一個人窮盡一輩子也辦不到的事,在群體的機制啟動後沒有不迎?而解的,在讀《群》前,這種樂觀的信仰曾經是我奉行不悖的聖經,但這彷彿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讀完《群》,我有種在一夜間成長的落寞,過去的那種單純地以身為人類為榮的優越感只能在回憶的緬懷中再現。原來我們如此微不足道。就像夜郎國的國君炫耀著手中少得可憐的知識,卻不知在海洋面前,我們充其量不過是群無足輕重的丑角。
高中第一堂歷史課討論的就是歷史的意義,對於我們,這個記憶為身外之物的物種而言,歷史教導我們重蹈覆轍是愚蠢的、是可迴避的,而事實人類也以有這項特權為豪,以「能記錄物種記憶」作為文明的象徵、作為踩在這顆星球頭上撒野的後盾,但這樣的歷史沒有使我們更睿智,反而助長了驕傲自私的火。《群》是個警鐘,該是放下身段接受人類並非上帝這事實的時候了,讓出首席的位置給「能傳承物種記憶」的更高等的生物。自豪的年代已經遠去,當今是必須謙卑的年代。
也曾想過或許書中的一切永遠都不可能發生,?鹽環流不會一夕消失、冰河時期不會從明天開始、臺灣也沒理由只因一場海嘯或幾塊融化的大冰塊而消失在地圖上,但在許許多多不可能的支票上簽名背書的不是上帝,而是號稱能模擬這個真實世界的電腦,利用人類給的參數,算出人類能心安的數據。我們沒有人希望災難真的降臨,但也沒人敢跳出來否認災難正在?釀茁壯,正吸收人類不斷製造的養分成長書,就在我們刻意忽略事實的,這雙半盲的眼下,發根抽芽。
承認人類何等渺小的認知,不該只在登高望遠時曇花一現,它必須內化成價值體系的一環。因為人類不代表地球,地球郤是人類僅有的一切。